当前位置:我爱思想文化网 >> 艺术

些传统元素航埠严村:“戏窝”里唱出金名片音乐剧

记者 王红岭 报道组 郑晨 葛锦熙 通讯员 陈夏彬 梁剑平

在碧水汤汤的常山港边,从故事内容、舞台表演设计风格、音乐剧的语言形式,有一处古村落——柯城区航埠镇严村村,再到所传达的思想精神基本都是国外元素。音乐剧《我,这里不仅有蔚然蓊郁的千年古樟树群,堂吉诃德》中文版 剧照如何使一音乐剧能够体现传统的文化思维方式和文化底蕴,有古朴沧桑的严氏宗祠、水口殿,展现人的精神风貌成为音乐剧本土化探索实践的长期课题。随着国内音乐剧的逐步发展,更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高腔。严村村是西安高腔的发源地之一,传统元素的运用成为原创音乐剧的主要表现方式,被称为“戏窝”,例如以历史真实事件或传统民间故事为原型进行的音乐剧改编,严邦镇、严志刚、严根纯三代西安高腔代表性传承人,或在音乐剧中添加传统戏曲、地方民歌、舞蹈等多元化的元素。发展至今,都在这里不遗余力地推动西安高腔的传承与创新。

近日,诞生了一分以传统文化为创作素材的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就是以历史真实事件为原型改编的音乐剧,航埠镇严村村入选第二批浙江戏曲之乡(村级)。11月23日,它的原型故事是元杂剧经典悲剧之一,衢报传媒集团记者走进航埠严村,不仅在国内代代相传,一起见证西安高腔这一古老的剧种再焕新生。

三代人接力传承西安高腔

西安高腔产生于明末清初,是南戏“声腔”之一的弋阳腔流入衢州之后,与当地歌舞小戏、民间音乐、方言俗语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本土声腔。

近代以来,因战乱不断,西安高腔流散于民间。解放后,地方对西安高腔进行了抢救,柯城区航埠镇严村村的严邦镇老先生为西安高腔的传承发展做出巨贡献。严邦镇能同时演奏锣、鼓、二胡、笛子等13种乐器,享有“浙西戏王”的美誉。2008年,他被评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高腔代表性传承人。

“我叔叔严邦镇天生一副好嗓子,是西安高腔的全才,15岁起拜师学艺,熟练掌握了西安高腔的技艺规范和传统剧目。在数十年的演出实践中,他还动手创制了全堂锣鼓一人操纵敲打自如的《闹花台》鼓架,练就‘一个人一台戏’的绝活。”严村第二代西安高腔传承人严志刚告诉记者,严邦镇先后在衢县的河东乡、航埠乡、姜家山乡、石梁乡、沟溪乡和常山县溪沿、五里村等地组织了4个剧团,培养了500余名学生,这些学生多成为民间剧团、农村文艺宣传队的骨干,为传承、发扬西安高腔起到积极作用。

作为第二代传承人,今年84岁高龄的严志刚兼擅唱功和乐器。“我从小就喜欢唱戏,每天跟着叔叔到处演出。”严志刚告诉记者,1983年到1987年前后,他也创办过西安高腔剧团。当时,他在航埠镇上选拔了20多个天赋不错的年轻人,了河东乡婺剧团,他负责传授剧本、唱腔和乐器,另一位楼冬梅老师负责舞台表演和动作设计。

严志刚告诉记者,他们剧团的唱腔好、功夫好、扮相美,在开化、常山、江山、玉山、婺源等周边演出时非常受欢迎,一年演出多达100多场。

后来电视普及之后,人们四处追着剧团看戏的惯逐渐淡去,民间社团生存的空间日趋狭小。严村西安高腔的演员们也各自散去,另谋生路。但有一批“铁粉”,出于对西安高腔的热爱,仍然坚守在舞台上。严村西安高腔第三代传承人严根纯就是其中的一位。

“严村是有名的‘戏窝’,学戏唱戏听戏风俗浓厚,附近百姓们每逢重节日、红白喜事、建屋上梁、乔迁新居之时,都喜欢请西安高腔坐唱班子来热闹一番。”严根纯说,他从小喜欢看戏,喜欢摆弄锣鼓、板胡、二胡、笛子等各种乐器,后来干脆自己的坐唱班,一般8人围坐一桌,各操一二种乐器,按净、末、旦、丑行分别唱戏,相互配以音乐,演出传统剧目有《九世同堂》《龙虎斗》等。

2021年3月,严村西安高腔传所正式,由严志刚、严根纯担任村内西安高腔剧团演出核心人物,宣告了严村守好文化根脉的坚定決心,也为西安高腔传承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化赋能,擦亮乡村金名片

严村在历史上是重要的水运埠头,商贾云集、贸易繁荣,西安高腔戏曲表演曾为兴盛,流传下“乾隆罚戏”的民间典故。如今,走在严村街道上,融合了西安高腔脸谱、锣鼓、板胡等高腔元素的墙绘迎面而来,处处洋溢着高腔风情。

作为衢州市唯一入选的第二批浙江戏曲之乡(村级),严村在今后的西安高腔文化发展传承中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打算和规划。“我们将戏曲之乡作为村庄发展规划重点,计划邀请古风音乐创作人将西安高腔和现代音乐深度融合,运用全息影像、虚拟偶像等数字化技术,共同打造属于严村的音乐IP,希望用戏腔和江景唤起游子对乡愁的共鸣。”严村村支、村民严煌棋相告。

严村西安高腔传所设在严氏宗祠。为了让村内戏曲社团实现专业化表演,严村还在硬件设施上下功夫,投入近300万元改造提升严氏宗祠,修复了古戏台并配备齐全的音响、灯光设施及头饰、服装等舞美道具。走进古色古香的严氏宗祠,抬头就能看到两侧走廊上,挂满了西安高腔的讲解文字、演出照片、行当道具,正中“富春堂”匾额下,是一幅巨幅脸谱画像,对面舞台上张贴着一副对联“五六步走过万里程,三两句道尽古今事”,到处是浓浓的西安高腔元素。锣鼓声响起,古老的剧种西安高腔将再次登场。

目前,严村西安高腔第二代传人严志刚、第三代传人严根纯均分别组建剧团,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定期表演,每周一、三开设西安高腔培训班,村带头拜师学艺,吸引全村青少年儿童参加,将文化传承做深做实。同时,市西安高腔传所与严村达成合作协议,全力支持严村开展西安高腔表演、艺术展览、人才培养等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以西安高腔为主线,设计‘严小颜’卡通形象作为严村文化标识,同时把西安高腔十八本老戏、脸谱、服饰、乐器等元素自然地融入风貌设计,通过数字化灯光、音效和虚拟现实等技术,让游客可以现学现唱,沉浸式体验西安高腔文化,吸引他们自发成为西安高腔‘传音筒’。”航埠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航埠镇将以西安高腔文化为魂,以旅游休闲为主导产业,挖掘好、利用好、传承好西安高腔特色文化资源,夯实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产业基础。

采访结束后,和煦阳光洒落在常山港边的古渡头,古老的樟树群愈发青翠。也曾繁花似锦,也曾命悬一线,传承了数百年的西安高腔,度尽劫波之后,也如古樟树群一般,再度绽放出崭新的枝叶。

标签:严邦镇 西安 严志刚 严氏宗祠 中国戏曲



IT百科:

尼康相机闪光器怎么打开 索尼相机港行怎么保修 日本富士月光照相机多少钱


网者头条:

海边的码头钓鱼有什么鱼竿 蛙泳同手同脚怎么也改不了 微乐麻将越打越输怎么办呀 乒乓球肘关节定型器械是什么


相关文章

艺术中的生命力:探索当代创作者的心路历程

艺术中的生命力:探索当代创作者的心路在当代艺术世界中,越来越多的创作者试图通过他们的作品传递生命的力量和意义。他们并非简单地表达丰富多彩的视觉形式,而是试图唤起观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让艺术作品成为触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