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科技赋能下的文化产业革新近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对文化产业产生了巨的影响。从数字化内容生产、传播到消费体验的革新,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着文化产业的面貌。这种跨界融合正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
多数文学名著的命运归属是图书馆的书架,你会惊讶的发现,但有一本却成了高级时装的T台。
前不久发布的Dior Men 2022秋冬系列,和现在几乎一模一样。拥有像这样的都柏林过去的老照片是一种财富。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个由打印书稿做成的巨卷轴在T台徐徐展开。身穿格纹、牛仔、工装靴的模特在其上行走,我们可能很难认识到我们周围发生的量变化。奥康奈尔街,好像那是一条向前无限绵延的漫长路。
而这被搬上秀场的小说,1880年1880年,正是美国“垮掉的一代”最广为人知的经典之作——Jack Kerouac的《在路上》(On The Road)。
2022新年已过,都柏林奥康奈尔街和奥康奈尔桥的黑白照片,但这本70年前写成的旧书,背景是纳尔逊的柱子 (图片:Sean Sexton/盖蒂图片社)奥康奈尔街,仍在激励年轻人踏上全新的旅途。
上为Dior Men 2022秋季秀场,1920年1920年,下为《在路上》手稿原件
事实上,奥康奈尔街上的行人和交通 (图片:爱尔兰独立报/盖蒂图片社)奥康奈尔街,Dior Men秀场的卷轴装置,1941年1941年5月6日,正是《在路上》真实手稿的放复刻。
1951年4月,第二次世界战期间,29岁的Jack Kerouac靠咖啡和Benzedrine续命,花了三周时间,在打字机上快速敲完了这小说。为了不让更换纸张干扰到写作的连续性,Kerouac和妻子提前将稿纸粘连在一起,最终打成了一张足足36米的长卷。
Kerouac和他的卷轴手稿
没有分段、不假思索、一气呵成,通过独特的写作方式,Kerouac创造了一种新的文体——自发式散文(Spontaneous Prose)。
尽管被作家杜鲁门·卡波特嘲讽“那不叫写作,那叫打字”,这种文风,的确与《在路上》本身的内容完美契合:它以不加矫饰、近乎的真实性,自传式地讲述了三个年轻人Sal Paradise、Dean Moriarty和Marylou多次横穿美国的公路旅行。他们对现实不满,又不知如何解决,因而身心俱疲,决定用踏上旅途的方式逃离枯燥压抑的生活,去追寻真正的自我与自由。
作为“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的代表人物,正是Kerouac创造了这个术语;他说“beat”既表示“tired”(疲惫的),也表示“blessed”(神圣的)
这一切,精准戳中了1950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痛点。《在路上》迅速畅销全美,成为20世纪最受瞩目的文学经典之一。然而它实际的影响力,却远远溢出文学领域,渗透到了流行文化的方方面面。
即使从未读过《在路上》,这个至今仍不过时的文化符号,或许也曾潜移默化地启发过你。
上海译文出版社经典版《在路上》封面
三周,十年
坐在打印纸堆里的Kerouac
我不停地构想着另一小说——《在路上》,关于两个青年从纽约搭车到加州,追寻一些他们无法找到的东西,并在路上迷失自我,怀着意想不到的希望回来的故事。
- Jack Kerouac
1948年8月,Kerouac在日记里写下这段话,“在路上”这个名字第一次被明确提起。
Kerouac日记中手绘的旅行路线图
“三周一气呵成写完整本小说”,听起来噱头十足,也的确是事实。但《在路上》完整的创作过程,其实远不止这点时间。它的问世绝不是一条宽阔的坦途,而是就像小说中一样,是一条由于从来没人走过,因而荆棘丛生的曲折道路。
1947年,第一次踏上旅途之前的Kerouac
1947年,还在写处女作《镇与城》的Kerouac,就已经在心中酝酿一本“关于美国公路的小说”。为此,他进行了好几次横穿的旅行。第二年,小说的初版草稿完成了。
然而,早期版本的《在路上》文风传统保守,与后来的“自发式散文”相差很。从小酷爱文学的Kerouac,此时想要通过吸收前人风格,创造出一种 “美国文坛的新声音”,但最终效果却并不理想。
左为Kerouac的早期作品《镇与城》,右为他喜爱的文学师Thomas Wolfe的代表作《天使,望故乡》
此后Kerouac又经历了一趟公路旅行,这回他边旅行边写日记,随时记下途中见闻和转瞬即逝的灵感。1949年11月,他拍板确定小说的全情节,写好了完整的纲。
故事已经敲定,合适的讲述方式却仍在一版接一版失败的草稿中苦苦探寻。直到1950年,Kerouac收到好友Neal Cassady的一封改变了一切的来信。
2017年,这封名叫“Joan Anderson Letter”的珍贵信件被拍卖,成交价高达206250美元
在这封长达16000字的信中,Cassady以“第一人称,快速,疯狂,极度坦诚……细节详尽”的独特笔调,讲述了他在丹佛与一位名叫Joan Anderson的女子相遇又分离的故事。这种想到哪写到哪、想什么写什么的叙述方式,将Cassady旅途中的悲喜展现得令人如临其境。
受启发的Kerouac决定将两年的工作成果推倒重来,全新的“自发式散文”终于在他脑海中成形。
左为Neal Cassady,右为Jack Kerouac;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分别正是《在路上》里Dean Moriarty和Sal Paradise的原型,而现实中的Cassady启发Kerouac创造了新的文体,小说中极富魅力的Dean则是Sal旅行途中的引领者
但1951年完稿以后,《在路上》的磨难仍然没有结束,因为没人肯出版这个旧作卖不动、新作又令人看不懂的穷作家的新书。搁置六年后,这命运多舛的小说才于1957年问世。
1957年的初版《在路上》
尽管以传奇的三周快速码字著称,从构思到出版花了整整十年的《在路上》,其实是Kerouac在上千天的时间里,认真斟酌无数次的成果。
工装风潮
引领“Beatnik Style”的垮掉派作家们,左二为Jack Kerouac,右一为Allen Ginsberg
同样是1957年,在洋彼岸,Christian Dior去世,21岁的Yves Saint Laurent临危受命,开始执掌Dior时装屋。三年后,他惊人地颠覆了以往的优雅传统,推出一个以垮掉的一代(Beatnik Style)为主要灵感的高定系列。
这件“‘Chicago’ jacket”以机车夹克为原型,用鳄鱼皮和水貂毛优雅地将街头服饰改造成高定时装
意料之中,恶评涌来。这个系列吓坏了顾客,搞臭了Yves的名声,直接导致他被Dior开除。但它却以无与伦比的前瞻性,预见了高级时装从亚文化和街头服饰中寻求灵感的崭新未来。
而它的灵感来源“Beatnik Style”,正是一种很程度上由《在路上》引发的流行风潮——随着这小说的成功,Kerouac被批狂热青少年尊为偶像,而他本人的穿着风格也与其他垮掉派作家一起,开始被肆模仿。
Kerouac穿衣经典元素:工装、牛仔、皮靴、圆领T恤、法兰绒格子衬衫
1922年春天,Kerouac出生在马萨诸塞州一个法裔加拿移民家庭。他有着蓝领阶层典型的成长经历:萧条动荡的早年生活,酗酒的父亲,寻求宗教救赎的母亲……这样的出身背景,也让他惯于穿得“像一个正在休假的工人”。
但与此同时,“闯荡纽约的波西米亚知识分子”这另一重身份,又让他与真正的工人明显区别开来。《Esquire》将他的穿着风格概括为“随意的优雅”,《GQ》则称他是“蓝领式‘酷’的创始人”。
名副其实!
在1950年代的美国,阶级歧视链明目张胆,消费主义文化也正在盛行。如此背景之下,垮掉的一代逆流而上,让年轻人开始把为主流所不齿的工装看作“时髦和酷”的象征。
Kerouac凭一己之力,养活了上百万间咖啡馆,卖出了上百万条Levi’s,男孩女孩都甘愿为他买单。
- Charles Bukowski
在纽约Seven Arts Cafe和Artist’s Studio念诗的Kerouac
这个巨转变,无疑有着历史性的意义。
2011年,Laura Havlin在《AnOther》杂志上将Kerouac和另一位垮掉派作家Allen Ginsberg并称为掀起“反时尚”风潮的第一人。这一风潮的核心,也就是我们都熟悉的街头服饰。如今的它已经自下而上地席卷世界,彻底改变了时尚曾经的格。
1993年,GAP买下Kerouac在1958年拍摄的一系列照片(右)的版权,让35年前的他充当了一回广告模特(左)
从未刻意涉猎过时尚的Kerouac,虽然称不上“街头服饰的引领者”,却当之无愧是改变了时尚阶级观念的先驱。他将工人与知识分子、乡村与城市、下层与上层碰撞融合,开创了独具一格、又引人深思的全新风格。
在今天的街头,Kerouac式美学随处可见。是有意致敬也好,无意中受到影响也罢,至少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接受了这段历史传递出的理念:真正的酷和时髦,并不是买最流行的品牌、最贵的衣服,而是摸索出一套独属于你的风格,并坚持下去。
永不疲倦地在路上
不同版本的《在路上》封面
令人惋惜的是,凭借《在路上》被封为时代偶像的Kerouac,并不享受这圈光环。
一夜爆红后抛头露面的生活,恰恰充满了他在小说中描写的那些想要逃离的东西。人们关注他的穿着,他的言行,就是不关注小说本身。量对作品的曲解和污名也令他痛苦万分。
William Burroughs(左)和Kerouac
《在路上》出版后不久,Kerouac曾试着联系马龙·白兰度,恳求他买下小说的电影版权,并扮演Dean Moriarty,自己则本色出演Sal Paradise。在Kerouac心中,这电影将是一场开启“美国新浪潮”的。
但白兰度从未回应。影视改编不了了之,在愈演愈烈的抑郁和酗酒问题中,他对创作的也逐渐所剩无几。
1969年,Kerouac死于酗酒引发的出血,享年47岁。
1975年,Bob Dylan和Allen Ginsberg一起去Kerouac墓前拜访
但尽管名气摧毁了Kerouac本人,《在路上》这小说却经久不衰。
除了直接催生1960年代的嬉皮文化,《在路上》还对各个时代的流行文化偶像有过深远影响。Bob Dylan就曾多次公开提及《在路上》对他的意义:“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也改变了每个人的。”
Mick Jagger身穿“ON THE ROAD”字样的T恤
如今,《在路上》在北美的年度销量仍能达到10万本以上。究其原因,或许是2020年代的青年和1950年代的青年,面对的困境,其实并没有多少不同。
动荡的环境令人焦虑不安;看似民主多元的社交媒体时代,实际上却建立起了比以往更加坚不可摧的权威;每个人名义上都被允许自由表达,却变得越来越同质化;全世界好像连结在一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遥远……一切都给了现在的年轻人无数个想要逃离现实的理由,恰似70年前垮掉的一代那样。
2012年电影版《在路上》剧照
因此直到今天,辞掉工作、收好行李、抛下所有,和最好的朋友相伴踏上无拘无束的旅途,仍然是最令我们憧憬的一种浪漫幻想。
“Nothing behind me, everything ahead of me, as is ever so on the road.”
点击播放 GIF 0.0M
最后,送给家一段《在路上》中的著名篇章:
“我只喜欢疯狂的人,他们狂放不羁地生活,热情洋溢地说话,渴望同时拥有一切。他们从不屑于陈词滥调,只是燃烧,燃烧,燃烧,像传说中的黄色罗马蜡烛那样燃烧、爆炸,像闪光的蜘蛛划过星空。然后你会看见蓝色的光点在中间爆裂,每个人都忍不住惊呼:‘哇!’”
新的一年,
愿你拥有在路上的浪漫自由
撰文 - yjy
编辑 - Soda
点击播放 GIF 0.0M
IT百科:
android fragment是什么 ios游戏怎么上榜 怎么连接路由器2
网者头条:
韵达快递为什么加速了 潢河什么地方有鱼钓鱼的 涌动麻将怎么做 游泳后乳房疼怎么回事
王哲博客:笔记本编程有什么用吗 泛站群seo要学什么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