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化内涵,读书助力转型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常常会被各种信息和娱乐所占据,忽略了对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探索。然而,只有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才能让人生更有意义和价值。而通过读书这种简单有效的方式,我们可以获
编者按:本文是驻加拿使馆原教育参赞、重庆学原校长、博士生导师、资深计算机专家、84岁高龄的吴中福教授为《老子真诠(普适版)》手写的引言。通过吴教授的引言,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也并不全是坏事。作为同一个领域的写手,我们可以看到一位老科学家、老教育家那种虚怀若谷的品格,又有相同的知名度,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作风;同时,这两个人难免会被拿来进行对比,也能感受到老教授高尚的师者风范和深深文化情怀。
《老子真诠(普适版)》是重庆庸富实业董事长、妙品堂创始人李湃清先生在创业实战过程中,而关于p和墨香之间的对比更是源远流长。只不过就目前的现状看来,潜心十多年研究、应用、勘正《老子》(《道德经》)的学术成果,虽然墨香一时占据上风,正在由重庆出版集团出版发行。若想真正读懂、用好《老子》,可是就长远的发展来看,实现建德立功、功遂身退、长生久视的人生理想,P的前景或许更好。三本封神现在知名的网络写手多是默默耕耘多年,读《老子真诠》也许是最事半功倍的期待和选择!
经征得吴中福教授和李湃清先生同意,手中有了若干个代表作,我们率先全文刊发《引言》,才从一众作家之中脱颖而出的。而在这些写手之中,以飨读者!
湃清先生与吴校长近照
《老子真诠》引言
吴中福
我是一位奔九〇的八〇后老人,墨香铜臭无疑是最有实力,之前主要是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与教育工作,也因工作需要做过高等教育管理和研究。通过教学管理实践使我体验到:理工科与人文艺术学科因各具备自身特色而使它们的研者有着不同的研方法和思维模式。理工科研者多以重视严谨的逻辑推演能力为主,而人文艺术学科的研者则需要丰富的形象思维和突发的想象力。二者所具备能力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不存在唯一性,实则皆有需要,只是需视研对象所处的不同景况而应强调不同的重点而已。若研者兼备两种能力,且运用得当,则可能会对各自的研对象产生更的创造力。基于此,我对学科的发展方面很赞同坚持“理工融合,文理渗透”的观点。于是在研和管理过程中,我比较主动和乐意跟人文艺术方面的学者探讨与交友,直到退休之后仍然保持和他们有较密切的交往,还不断结交这方面的新朋友。比如,工科出身因酷爱文学艺术经刻苦努力练就具有自身特色的书法家甘霖就是我交往较多的好朋友。他又给我推荐认识了本书作者李湃清。
湃清先生将《老子真诠》书稿呈给校长斧正
李湃清是一位颇具活力,年龄不到四十的青年学者,言谈不乏自信、幽默和睿智。更巧的在于,他是2005年从重庆学毕业的校友,曾经文理兼修而获得工学和法学学士、工程师和高级经济师。因热爱诗词与道家等国学文化,他在创办实业之外还结合创业实践,致力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特别是他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搜集了包括古本、普世本、秘本在内的近500种《道德经》文本,经过刻苦用功深入研读,精心的分析对比,并本着以“老”鉴“老”、 以“老”释“老”的原则,综合校定勘正而得到本书所载的《老子》原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予全面的勘校说明与诠释,形成了这本《老子真诠(普适版)》,实为不易,确为难得。
湃清先生聆听校长教导
然而,李湃清校友提出希望我能为该书作序,我深感难能承担此嘱托,因我既非国学的学者,也对《老子》学说知之甚少,由我这个外行作序必成笑话。几经推诿,盛情难拒,加之好友甘霖为我加推并愿意与我协调配合,还跟我交流了研读心得与感悟,我勉为其难地花了些时间选读了这本《老子真诠(普适版)》的分内容,并结合甘霖对该书的评论而写了这个引言(而不是序),把我的读后感和心得体会奉献给阅者,以支持这位热情洋溢的校友传承与弘扬国学精神。并愿以下面粗浅的引语得到“初学”与“老学”者的批评指正。
吴中福教授为《老子真诠》所作引言手稿
一、华夏文明在世界文明中唯一久经磨难和考验,且历经数千年从未间断,而以顽强的生命力始终薪火相传到今天,并得到发扬光。这是华夏族群对地球人类文明的巨贡献。因此,我们华夏子孙应以此为傲而充满文化自信,并努力为提升文化影响力和提高文化软实力作出自己的贡献。
数千年来,反映文明的著作与典籍浩如烟海,都需要我们认真研、传承、弘扬与光。而李耳(老聃)所著的《老子》可被公认是文化宝库的基础和最富哲理的典籍之一,也可以说是文化主要的底层支柱。自它面世两千多年来,对及世界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特别在世界哲学史中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可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社会上一直流传着众多的《老子》文本和杂乱的注释,使广研者难以分辨真假、对错。更有甚者,将《老子》演化成形而上的玄学,难以让人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运用;还有人将《老子》误释为消极无为的卑微处世哲学。而李湃清的这本《老子真诠(普适版)》则试图勘正原文,力争还原本意,然仅作为一家之言,望能起到正本清源、如实理解《老子》的本意、为家研提供一善本的作用。可否达成此愿望,甚盼各位阅者共研共鉴!
二、《老子》的作者李耳(字聃)可能出身于春秋晚期的王公贵族阶层,但他本人只是朝廷守藏室的一名史官,不是执掌权柄的人,可以说他是当时上层社会的一名贵族精英知识分子。所以他既有机会和条件可以接触和研到之前历朝历代的珍贵文史资料,又可以冷眼旁观地了解到当时社会各路诸侯王国武力杀伐争斗、各方文人墨客唇舌战的争夺而缺少权威的乱世景象,也见识到了很多为功名利禄、尔虞我诈和成王败寇的现实情景。他所处的生存环境引起了他的深入思考,进而隐世深居、修道养生、回归自然、彻悟而著书言道。可见,是那个时代和环境造就了这个独具思想的高人老聃,产生了这个极具哲理和价值的《道德经》。其中以自然而宽阔的视野、深邃且辩证的思维格谈古论今,说天地论宇宙自然,评社会讲人事,解释了许多自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运作和治理之道。而全文仅五千多字的主体意识则是提示我们应顺应自然、遵循规律,可给当政者以警示,给后人以提醒,充分展现了我文化的博精深、我文明的历史悠久。
然而《老子》是诞生于二千五百年前的,既有极的历史价值也有丰富的现实参考意义。但从时代背景上看早已时过境迁,现今的天地自然已有一定的变化,我们社会也已发展为现代具有特色的,世界也正朝着以和平为主基调的命运共同体方向发展。当时的老聃会受时代背景和阶级立场的限,所以我们还需要以马列主义的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研《老子》,在消化、吸收其精髓的基础上,联系当今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和现代的实际,分析和批判式地运用其思想,指导我们的工作,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促进社会的繁荣和进步,使文明对我们的富强和的复兴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三、本书对《老子》原文的勘正校定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作者李湃清通过全面研究市面上流传的众多《道德经》文本,选以帛书《老子》、荆门郭店楚简本《老子》和北汉简本《老子》为主要依据,以扎实的文字功底及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理解,通过分析、对比、推理和引证等多种方式,勘校出了在目前看来,如果没有发现新证据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是迄今为止的《老子》善本。勘校之处较多,仅举如下为例:
(一)各种《老子》文本均有“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但对“下德”的定义,要么缺失,要么作“下德为之而无以为”或“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作者经过严谨的逻辑推理证明老聃的 “下德”定义应是“无为而有以为也”。其具体勘校证明见本书第一(38)章《论德》。
(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已是多年广为流传,并为多数人知晓的《道德经》名言。然而,作者认为这既不是老聃的原文,且其文义也不完全符合自然常识。因为这只讲到水善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水也有恶的一面,就看对水如何治理。所以依据帛书《老子》甲本应将原文勘正为“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详尽的勘校分析见本书第五十二(8)章《有静》。
(三)千百年来以讹传讹的“致虚极,守静笃”,在《老子》的原文中应是“至虚,极也;守情,督也” 。就是说能达到虚的境界,而使心无所盛、无欲无妄而遵守客观真实(情况、规律)和本性,是的准则,也是最中正的。这里所说的虚是心无所盛、无欲无妄,不为外物所打扰而有失偏颇。这里所说的情不是静,而是指尊重客观规律情况、实事求是,不为自心左右而主观臆断。注意这里是“至”而不是“致”,是“督”而不是“笃”。说明《老子》的道是既讲虚、讲无,也讲实、讲真,是虚实并举的。详细的勘校剖析见本书六十(16)章《虚情》。
(四)在普世本如王弼本的《道德经》中,第七十(26)章《本君》内的“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和“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在帛书甲乙本中和北汉简本中则是“是以君子众日行,不离其辎重”和“唯有环官,燕处则昭若”。本书作者经过释文、对比分析后认为:凡明事理、不草率之平常人均可称为君子,圣人则是不平常之人,对于远行不离其辎重的生活常识不是只有圣人才能懂得,一般君子也是明白的。其中的“终日”为良久或整天之意,而“众日”则为数日、多天之义。后一句中的“虽有”和“唯有”应是仅有或独有之义;“荣观”是指纷繁华丽之境也,而“环官” 是周朝时专司巡察或接待宾客之官职,又叫“环人”;“燕处则昭若”是指环官只有如燕子居窝中一样深藏不露、保持冷静而独立行事、不受外界干扰和蒙蔽,才能达到使真相昭然若揭、以静制动的目的。所以,应该是燕处则昭若,即与己无关之意,而不是超然。
经过上述分析,作者将“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勘定为“是以君子众日行,不离其辎重;唯有环官,燕处则昭若”。详尽的解析见本书第七十(26)章。
四、本书在对《道德经》原文勘校的基础上,对原文的诠释也是下了很功夫的,努力寻据考证,旁征博引,前后对照,充分吸收他人合情合理的见解与观点,力求深入全面又独到对原文内涵的深刻理解。本书对《老子》原文的诠释和给出的参考译文是比较清晰和丰富的版本,当然尚需进一步完善和白话,至少可以说这是一本可供家研学参考和进一步挖掘其内涵、推衍出更多新鲜见解的借鉴版本。下面列举几例以说明其价值:
(一)本书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解说。过去对其中“一”、“二”、“三”的解释有所谓的“气论”、“太极两仪论”、“人类意识论”和“数字修辞论”等多种解说,似乎是各有各的道理,难有定论。作者则按照“以老解老”的原则认为:“一”就是无,表示道的混然一统,无可参照、无可区分、无可辨识的状态;“二”就是有,是“无中生有”或“以无生有”,表示“区别”、“差异”和“并存”,是可参照、可对比、可区分的,是对立的事物同时存在。所以,“二”并不是两个具体的物象,而是有所差异、不同和区别之统称,也表示矛盾对立事物的并存。那么,“三”就只能理解为由“有”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新有”,也就是“以有生有”,更通俗地说就是由可区别的事物相互组合或相互作用(化合)而产生的新事物。更详尽的解释见本书第五(42)章《为和》。
(二)《老子》第十五(52)章《袭常》中,关于“用其光,复归其明,毋遗身殃,是谓袭常”的诠释,历来普遍认为“袭常”是“修常道”或“承袭常道”,很少有人质疑。而作者经过考证后认为:这个“袭常”是“韬藏外在的光芒,执守内在的清明”, 即《庄子·齐物论》所说的“葆光”之意。很多人之所以错理解“袭常”的意思,是因为没有掌握好《老子》的义所在、不理解“袭”字和“常”字在古代的含义。“袭”字意为加穿衣服、是重重叠叠地着装服饰,进而引申为“遮盖”之意。而“常”字在古代不仅仅有“恒常不变”以及“规律、准则”等意思,其原始的本意是衣裳的“裳”,把从衣的裳写作从巾的常而已。所以,老聃将“袭”和“常”连用,是指用重重叠叠地加穿衣服以严严实实地遮蔽住自己的身体,以此来比喻韬光养晦(匿明)之意,以强调“塞其㙂,闭其门,终身不勤”,而绝不是承袭常道、修规律之意。更详细地诠释见本书第十五(52)章《袭常》。
(三)本书第十八(55)章《精和》中关于“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的诠释,作者以不落俗套而精辟独到、以通俗易懂且具现实意义的解说:老聃对“壮”和“老”的观点,可以肯定地认为 “老”是不合道的,是应当避免的。而认为“壮”是不违道的,是好的,是应当追求的。如果由“壮”发展和演变为“老”就不好了。本章的“物壮则老”与第七十四(30)章的“物壮而老”都是说“壮”就很好,为何要转变为“老”呢?(前后两句中的“则”字和“而”字均是转折连词,相当于“却”字)。具体的解说见本书第十八(55)章《精和》。
(四)本书对第六十六(24)章《余赘》中“故有欲者弗居”的诠释是针对诸多《道德经》普世本将“有欲者”当做“有道者”,或者有学者把“欲”当假为“裕”也即“道”的意思,“有欲者”就是“有道者”。而本书作者认为老聃原文之义则是“有欲者”就是有欲望之人。在《老子》书中找不出以“欲”假“裕”而取“道”义的例子和理由,凡道者皆用“道”字不可能用其他字代替。同时,在帛书甲本和北汉简本中,都各有三处出现“有欲”一词(帛书乙本两处,第三十一章有残损),另外两处分别为第四十五(1)章的“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第七十五(31)章的“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其中均有“欲”字,同时将“裕”错写成“欲”的可能性很小。老聃在第四十五(1)章中是把 “有欲”和“无欲”对照使用的,含意十分明显。原文应当是“有欲望之人”,只不过是真正有“欲望”之人。欲之人图天下清静太平、万物自然,无为而治,在世俗纷繁的小人物看来,这就是无欲。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老聃所说的圣人、得道之人,终究还是人,并非是绝对的无欲无求,而是有欲而无俗人之小欲,即欲者无欲也。详释请见本书第六十六(24)章。
(五)本书对第八十(36)章《微明》中的“鱼不可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的诠释是:“渊”以喻“道”,“鱼”以喻人及万物。再从《老子》的主张和义出发,凡是要绝弃的东西就是这里所说的“利器”, 这些利器是不可以炫耀、不可以宣扬的,也是不可“示人”的。因此这句话的意思应诠释为:犹如鱼儿不能脱离水一样,天下民众及万事万物皆不可脱离道德,而那些“圣人”及其所作为的仁、智、礼、义、巧、利等东西是不可宣扬给民众的,是不可用以治理邦国的。否则会使民众脱离道德,使邦国不得安宁的。所以,不能把《老子》的这句话理解为:把君王握有的强权力称之为“渊”,把臣民比作为“鱼”,把君王的奖赏和惩罚称之为治理邦国的“利器”;不能把君王失去权势叫做失“渊”,把不足以庇护或控制臣民叫做失“鱼”;不能把臣民脱离了王权的庇护或控制叫做“失渊”或“脱渊”。更详尽的推敲考证请见本书第八十(36)章。
关于这个诠释的旁证,在《老子》的第六十三章《素朴》中就有“绝知弃辨,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为弃虑,民复季子。”就是说:抛弃世俗所说的明析判断事物的能力,民众的生活反而会便利自信;丢弃世俗所谓的巧技方法,天下就不会有盗贼了;放弃各种各样的作为和顾虑,民众就会回复到孩童一样朴实纯真的状态。“若舍弃道德而宣扬利器以治理邦国,则终会导致天下欲望横流,荒乱不断,民众不得安生,犹如鱼之脱于渊也。故相济以利器,不如相忘于道德。鱼在渊中,自可怡然自得,各自安生,无需相呴以湿、相濡以沫;邦国处于道德之中,自可民风淳朴,万物自化,各得其所,无需赖之以作为、济之以利器。”
综上可见,作者李湃清对这本《老子真诠(普适版)》书稿是下了功夫的,付出了很多心血的,能如此深入理解《老子》的思想,并对原文作了全面的勘校和诠释,反映了他们年轻这一代具有的人文功底和文化自信的精神。
故谨以此引言作为推荐,盼阅者批评指正!
吴中福
重庆学原校长、博 士 生 导 师
二〇二一年九月一日完稿于重庆学
审核:薛成毅
IT百科:
尼康微单相机怎么导出照片 索尼相机怎么很多白条条 富士相机菜单不显示了怎么恢复
网者头条:
张旭东字画价格多少钱 印度美食翡翠汤圆怎么做 玉石牌子怎么搭配好看的 猫咪为什么给你撒娇还咬你
王哲博客:学生网络推广业务前景 龙岗seo推广优化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