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艺术崛起下的传统文化传承当代艺术正在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数字技术的急速发展为艺术创作打开了全新的边界,虚拟现实、3D打印、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正在重塑着人类对艺术的认知。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如何在数
本次嘉德2021秋拍《案上——文房雅玩》专场呈现王世襄先生旧藏、丝桐金声、龙泉精品等多个专题,体现“工匠”“技能”“劳动”“人才”等元素,精彩纷呈。
其中“丝桐金声”专题延续往年甄选名家藏珍古琴,凸显举办地天津的文化底蕴、地域特点与人文特色,呈现唐代至民国古琴九床。其中唐代“太和丁未”灵机式古琴及元代“秋梧”仲尼式古琴来自北京民国以来著名音乐教育家旧藏;清道光“万丈秋风”仲尼琴为庆亲王载振旧藏;叶希明题铭吴浸阳斫“丰卦”琴及两床清代古琴为对川剧曲艺创作作出重要贡献的何朝现先生旧藏。
“
我国存世“唐琴”究竟有多少呢?其中哪些真是唐代所制,考虑与全国技能赛标识相融合,哪些又是后代仿品?这是目前亟待调查证实的问题。以这次嘉德秋拍唐“太和丁未”款无名琴来说,并能够得到不同受众人群的普遍认同。另外,据我所知目前至少存世有三张:其一琴名“独幽”,吉祥物须配有中文名字,现藏湖南博物院。其二即本次拍卖之无名琴。其三据说系北京某私人藏家所藏。前两张式样均系灵机式。腹内纳音四周均有“太和丁未”刻款。三琴中,要求契合其整体形象,湘博《独幽》据传系明末清初著名文人王船山旧藏,得体且便于记忆。据悉,民国时由湖南琴家李静(伯仁) 珍藏。李静《湘绮楼曰记》认为该琴系唐人“雷霄断”。琴背所刻“玉振”印与故宫武英殿长安元年琴之印相同。据考证,本次活动将选出入围作品5个,此印系元代鲜于伯机之印。历来琴家认为该琴应是颇有渊源的唐琴。郑珉中先生《唐琴辩》明确指出“的确整一张晚唐琴”。该琴与本次拍卖之琴相较,通过专家评审和网络投票将从中评出优胜作品1个、优秀作品2个。入围作品创作者可获得相应设计劳务费和证书,从其形制来看,其中:优胜作品创作者可获得50000元设计劳务费;优秀作品、其余入围作品创作者可分别获得5000元、3000元设计劳务费。优胜作品将作为第二届全国技能赛吉祥物应用于赛视觉系统设计和宣传。请应征作品以电子稿形式于2022年3月31日前投送赛执委会邮箱qgjndszwhbgs@tj.gov.cn,两者同属灵机式,前者略显瘦长,后者略短。前者肩与尾的比例较明显,后者肩与尾的比例不太明显。腹内纳音前者右上角为“太”,右下角为“和”,左上角为“丁”, 左下角为“未”。四字围绕纳音呈四角形排列;后者右上角为“太”,左上角为“和”,左下角为“丁”, 右下角为“未”。四字围绕纳音呈环状排列。从灰漆断纹来看:前者紫红色漆,琴面梅花与蛇腹纹交织,底板牛毛断。后者原髹黑褐色漆,后用朱漆重漆一过,较宽蛇腹断。若结合演奏来看,前者因系博物馆藏品,未经演奏,其琴音优劣无法判断。后者岳山、龙龈与琴面弧度的处理非常合理,用于演奏,手感颇佳。其琴音宏鬆透润,颇有韵味。
”
——吴钊
Lot 5150
唐
“太和丁未”灵机式古琴
通长:119.3 cm;肩宽:17.8 cm;尾宽:14.6 cm
来源:著名音乐教育家旧藏。
琴灵机式,面板桐木斫,紫檀岳尾,圆形龙池与凤沼,池沼以及轸池内均贴以硬木片,从岳尾紫檀木肌理纤维以及雕刻工艺来看,如此整套硬木构件在琴器制作中属于顶格配置。龙池内圆形纳音微隆,尺寸略于池口,纳音周围刻“太和丁未”四字年款。这张灵机式琴与湖南博物馆藏灵机式“独幽”琴样式与年款相同,琴体尺寸除琴肩不同以外,琴头、琴尾以及琴体总长尺寸皆同,相比而言,由于肩宽略小,这张灵机式琴显得纤秀一些。
从这张灵机式琴的槽腹观察,其纳音呈黄灰色,木质松软接近炭化,周围刻款痕迹与木纤维老化状态一致;轸池内垫片缺失,因此,使用琴轸经年累月地调弦,导致轸池被磨损致严重凹陷,三弦与四弦的琴轸出现倾斜。此外,琴器在传承过程中,由于木胎与灰漆之间的膨胀收缩比率不同,漆面会产生开裂断纹,断纹起翘后影响弹奏,每次出现这种情况便会修补漆面,或髹涂,或通体重髹。这张灵机式琴经历过数次修复,最后的一次修复对多数漆面进行了重髹,磨显后显现出分原始漆面,以及修补的八宝灰胎颗粒。从原始漆面来看,其髹漆工艺与“独幽”琴如出一辙,均采用罩朱髹工艺,即在黑色底漆上先髹涂一边朱红漆,然后罩髹一遍栗色漆,两层漆色叠加在一起,内敛温润。经过一次次的保养与修复之后,目前的琴体古意盎然,红色漆层和黑色漆层叠压在一起。
“太和丁未”年即唐文宗元年(827年)。
唐代古琴流传到今天,已经有一千二、三百年了,它经历了宋元明清各代直至今日,曾度过了不知道多少次的烽烟战火和天灾人祸,幸而被保存下来,既未殉葬幽泉,长埋地下,也没有被盗卖出国,流落异邦,其间不知得到了多少稽康之流的人呕心沥血珍爱护持。公私收藏唐琴都加在一起,传世中的真正唐琴,寥若晨星。
Lot 5151
元
“秋梧”仲尼式古琴
通长:125.8 cm;肩宽:21.2 cm;尾宽:14.6 cm
来源:著名音乐教育家旧藏。
此琴仲尼式,桐木面板,木质苍古,弧度圆厚,通体熟栗色漆间朱漆,鹿角霜灰胎,发蛇腹冰纹间牛毛断纹,古气盎然。螺钿徽,紫檀岳山,红木岳尾。琴背长方形龙池、凤沼,皆做湘妃竹贴格。腹内纳音微隆,未见款字痕迹。琴背项间朱漆书写琴名“秋梧”,字体表面被漆层涂漫,似故意遮盖,所覆盖的漆层已经出现断纹,连同下层的朱书与周围面断纹相互连通,由此推测琴名当是琴器斫制之初原刻髹漆。
琴底龙池纳音微微隆起,木质纤维肌理细腻,有不规则凹坑,推测是木疖去除以后形成,这些正是梧桐木材料的特征,虽然其性易裂,但木质纤维结构利于琴器的振动与发声,是传统的斫琴良材,梧桐古材则更为稀少难得。琴器之名多与器形、髹漆、音色或者传承历史相关,“秋梧”之琴名或许与琴体斫制所用梧桐木材料有所关联。
古琴器物中工艺精良者,多在龙池与凤沼的口沿贴以硬木片,起到装饰和保护底板的作用,“秋梧”琴则改常规,在池沼口沿贴以湘妃竹片,姜黄色竹片赭色斑纹,与琴名共同营造出温暖的秋意,文人气息浓郁。湘妃竹贴片的顶断面与周围的漆色相同,且断纹相互连通,因此判断湘妃竹是初始的贴片。
琴体漆色红黑相间,原始黑栗色漆面上有一层云雾状朱红漆,琴面朱漆浅淡稀薄,琴底朱漆则或浓或淡,又有二次修复所涂朱漆,与原有的漆面浑然一体,形成色彩斑驳的暖色调。漆面断纹形态丰富,有牛毛断、流水断、蛇腹断,还有难得一见的梅花断,所有断纹均无剑峰,丝毫不影响弹奏,说明这张琴的灰漆与木胎结合紧密,质地坚实,在断开以后没有出现起翘和空鼓。琴头磕缺处可见灰漆下有一层黄色的夏布,包裹着木胎,正是有这些髹漆工艺的保护,琴体稳定才得以传延至今。
仲尼式琴自唐代以来,在琴体样式中占据着主流地位,数量远于其它琴式,一方面得益于其秀美简洁的造型风格,另一方面是儒学在文人和琴人心目中地位崇高,影响力极为深刻,使仲尼式成为千百年以来的经典琴式。仲尼式琴存世数量虽多,但不同时代,不同斫琴艺人的仲尼式琴,造型风格和音色品质却千差万别。这张“秋梧”琴的尺寸略小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万壑松”,在仲尼式琴家族中属于体形宽、气势磅礴的类型。但“秋梧”琴又有自身的细节特征:琴头顶端至项迅速收窄,肩当二徽八分,腰做弧形内收,琴尾和同尺度琴相比亦相对较窄,加之琴体周身轮廓线条硬朗挺拔,因此这张仲尼式“秋梧”琴,尺寸虽却比例关系合理,仍属于内敛隽秀一类。
郑珉中先生曾介绍,两宋民间古琴的制作开创了与前代不同的风格,使底面上下楞角整齐,琴面由圆厚逐渐向扁薄发展,多选旧材制作,音量多逾唐制。“秋梧”琴形制宽圆厚,项与腰之上下楞角毕具,琴音雄宏松透而苍古,如钟磬之声。
Lot 5149
南宋
“环佩”仲尼式古琴
通长:117 cm;肩宽:17.2 cm;尾宽:11 cm
出版:李丽娇主编,《海天秋月——古琴文化》,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澳门博物馆出版,2004年,第48-49页
此琴仲尼式,桐木面板,琴面较平,髹栗壳色漆,鹿角霜灰胎,周身发蛇腹断,间流水、牛毛断纹。蚌徽、玉轸及雁足。琴背作长方池沼,项间镌刻隶书诗文:渭竹萧萧坐夕阴,日空澹宕今心。情耽泉石非关癖,举世何人是赏音。康熙戊寅(1698)桂月,解世淳书勒。印文:世淳、利质氏。龙池下镌隶书琴名“环佩”。龙池两侧腹款:民国十年岁在辛酉暮春,毕节路朝銮属潞安秦华重修。此琴形制特点与故宫博物院所藏、清宫遗存“海月清辉”仲尼琴极为相似,属南宋赵希鹄《洞天清录集》所述形制“耸而狭”的一类。古琴研究泰斗郑珉中先生在《两宋古琴浅析》一文中曾介绍南宋后期琴以“海月清辉”琴最为典型,可兹比较。
此琴肩略存耸势但宽度极窄,位置已在三徽之上;上腰正当八徽,下腰略过十一徽下半寸的位置但未及十二徽,凤沼未上移;肩尾尺寸与项肩特征均接近同为南宋晚期的故宫海月清辉琴,可视为相近时期制品,由此可判断此琴年代当为南宋晚期。环佩琴虽然是南宋晚期制作,但形制上继承了北宋中期后出现的仲尼琴新制度,包括直项、耸肩、长腰、高足等等。直项与耸肩是北宋晚期琴肩从垂而阔衍变至南宋早期垂而不阔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独特形制变化,即在不改变肩位置的前提下,以改变琴项和琴肩两处的弧度以达到将琴肩宽度缩窄的目的。长腰与高足则是指以唐代晚期出现的仲尼琴形制为基础,足池位置保持不变,但将上腰从八徽上半寸下移至正当八徽或八徽下半寸,将下腰从十一徽下半寸的位置下移至十二徽上半寸或正当十二徽。以上所述的仲尼琴形制特征为北宋晚期左右至南宋间所独有,凡具备这些特征的琴即可明确其致年代范围。
路朝銮(1880-1954)
路朝銮(1880-1954),字瓠庵、瓠厂,别名金波,贵州毕节德沟人,清末举人,著名国画家、书法家、诗人,雅好昆曲。1913年曾任北京教育秘书,1927年北伐胜利后,离开北京去奉天(沈阳)同泽中学任教,“九一八”前一年(约1930年),任青岛市秘书。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到四川学任教,并任四川通志馆纂,后又任东北学教授。1953年6月,由当时任上海市市长的亲签聘书,为新后的上海文史馆最早的36名馆员之一。
路先生喜欢用箫、笛和古琴演奏并擅长唱曲,在青岛期间,受到青岛曲界推崇。当时张充和是北的学生,因弟弟张宗和在青岛避暑,常到路先生府上拜访。路先生与著名词人、曲学师吴梅、著名画家吴湖帆过从甚密。与金城、梁鸿志合作的《米家云山》扇面镜心图以及同梁启超共同创作的山水书法《秋溪钓艇》扇面传世,重庆三峡博物馆藏有《路朝銮行书轴》。著有诗集《瓠盦先生诗抄》,由古建筑学家、藏书家朱启钤题词和跋。与20世纪50年代上海最负盛名的词学专家龙榆生往来甚密,并著有《与龙榆生言〈(SPAN)词通〉》等作品,其词作有的收入清末及近代曲选《诗词曲》,有的收入《铜官感旧图题咏》,有的收入《鱼雁集》丛札。
秦华,山西潞安人(今长治市),约1912年底受雇于杨宗稷,1913年夏秋之间随杨宗稷学写楞严经,受益颇多。由于杨宗稷所请琴工修琴并不理想,“华以为未尽其善,问能修否,自谓能修,乃以沙音琴试之,竟修平无少疪病,又令破修古琴数十张,一经重斫较未斫时无不相去霄壤。凡予所欲修改,他木漆工不能解者,华皆能得其奥窍,其所新制琴,不知比于唐雷威雷霄如何”。由此开始修琴、斫琴,技艺不断提高。杨宗稷在《藏琴录》中明确记载秦华斫琴有五床,分别是:“玉壶亭”、“百年”、“松篁戞玉”、“无上第一”、“无上第二”和“幽泉”。杨宗稷对“无上第一”有极高的评价:“九德九品兼全最上,鼎鼎唐物莫之与抗,良材绝技越古跨今。”所制“无上第二”曾与佛氏所藏唐“九霄环佩”比较谓“有过之无不及”。1917年杨宗稷在湖南南县做县长时,推荐秦华帮宾玉瓒做琴,从4月15日到8月15日四个月里监制140张,琴音“皆兼有苍松清脆之妙,远出于明琴之上”。从杨宗稷的对秦华修琴、制琴和监制琴的描述,可知秦华技艺深得杨宗稷赞赏。现在知道秦华修治、斫制和监制的琴不多,仅有嘉德2020秋“飞瀑”伏羲式古琴、浙江博物馆藏 “百年”琴、1921年修复的“环佩”琴,夏莲居旧藏“存性”伏羲式古琴。
Lot 5147
清
“万丈秋风”仲尼式古琴
通长:127.8 cm ;肩宽:20.9 cm;尾宽:15.8 cm
此琴仲尼式,杉木斫,周身髹黑色漆,螺钿徽,黄杨岳尾。琴背项间镌行书“万丈秋风”琴铭,龙池内两侧墨书:“道光三十年岁次庚戌月应南吕,殿卿滕冠英□造”。龙池两侧镌隶书诗文:“十指生秋水,数声弹夕阳。不知君此曲,曾断几人肠?心造虚无外,弦鸣指甲间。夜来宫调罢,明月满空山。声出五音表,弹超十指外。鸟啼花落处,曲罢对春风。”款识:右录宋人诗,道光十年叔盖。印文:钱松。龙池与凤沼间镌印:四义堂主。凤沼两侧镌印:方濬颐印信富贵寿康、砚云山馆、泽闓鉴赏。
“南吕”,古人以十二律配十二月,南吕配在八月,故以之代八月。
钱松(1818-1860),清代篆刻家、书画家。初名松如,字叔盖,号耐青、铁庐、耐清、老盖、古泉叟、未道士、云和山人、西郊、秦夫、云居山人、云居山民、铁床觉者、见闻随喜侍者,晚号西郭外史。浙江钱唐(今浙江杭州)人,流寓上海。工书善画,嗜金石文字,尤精篆刻。为历代印人所推崇,为浙派“西泠八家”之一。钱松善鼓琴,工篆、隶,精铁笔,藏古碑旧拓皆有题跋。画笔近江贯道,山水设色苍古有金石气,亦善梅竹,尝手摹江氏汉铜印丛。晚与杨见山、僧六舟等结社南屏。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占杭州,服药而亡。咸丰十年(1860),光绪三年(1877)同邑高邕辑其遗印成《未虚室印赏》四卷行世。
方濬颐(1815-1889),字子箴,号梦园。字子箴,号梦园。安徽定远人。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进士。1869年(同治八年),濬颐任两淮盐运使时,创办淮南书,他招集学士,校刊经籍,后又增设梅花、安定两书院。常与袁昶、谭献等人来往。1876年(光绪二年)任四川按察使,晚年居扬州主讲安定书院。他收藏书、画甚富,精鉴赏,颇负时名。1875年自序成书《梦国书画录》。掀《安徽文献书目》,著有《梦园子》、《梦园赋概》、《试帖》、《梦园丛说》、《梦园时文》、《二知轩文存》、《二知轩诗钞》、《忍斋和陶诗》、《古香凹诗余》、《北行日记》、《征途随笔》、《朝天录》、《蜀程小纪》等多种著作。传载《安徽通志稿·人物 传》。
此琴为器乐演奏家、术数家杜昱颔传承自天津黄万金先生。
黄万金(1918-1999),解放以后在天津老城门一代被称为“一代侠医”,医术高深,且精研武术,对多家武术皆有造诣,为道家龙门派第十三代传人。黄先生早期曾任天津新业公司总经理高渤海的总管参谋。高渤海(1910-1982),天津家高星桥之子。高星桥1928年创办天津最的商场天津劝业场。其子高渤海因爱好京剧,在天津劝业场经营天华景戏院。1945年渤海影业公司,经营光明、天津天宫、天华景各影戏院并承包影片进口生意。1946年应苏联使之聘,任苏联亚洲影片公司经理及华北、东北文化交流代表。1948年,高渤海接任新业公司总经理,经营天津劝业场、交通旅馆、龙泉浴池、渤海楼等房地产。1933年,天津渤海楼,由庆亲王载振(1876-1947)与高星桥合股共同,高渤海参与管理。1936年,渤海楼竣工,建成时为天津市、最新式的现代风格高层建筑。高星桥以其子高渤海之名,为楼起名为“渤海楼”。当时,清庆亲王亦非常恭敬作为高渤海总管参谋的黄万金,并时常向他请教命运之事。庆亲王因知黄万金有古琴之爱好,后将自己收藏的古琴作为酬谢相赠。此件“万丈秋风”仲尼式古琴正是当年庆亲王载振所赠,并曾刻有清庆王载振的名号。六七十年代特殊时期,黄先生因担心引起事端,用漆抹掉庆亲王载振的名号。
爱新觉罗·载振(1876-1947),字育周,满洲镶蓝旗,清朝宗室,末代庆亲王。庆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长子,晚清时历封镇国公、贝子头衔。1902年曾代表清朝廷赴英参加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加冕典礼。1903年赴日本考察第五届劝业博览会。回国后积极参与新政,奏请商,任尚书。1906年,清机构,农工商,任臣。1911年,任弼德院顾问臣。辛亥后一度躲避上海,后返回北京。1924年因溥仪出宫,恐祸及自己,迁入天津庆王府,从事工商投资活动。
谭泽闿(1889-1948)湖南茶陵人。近代书法家。字祖同,号瓶斋,室名天随阁,谭延闿之弟。民国时南京“国民”牌匾即为其所书。后迁居上海,一直以卖字谋生。寓沪与黄蔼农、金息侯、程仰坡相从过密,以八法相切磋。上海、香港两家《文汇报》的报头即其所书,至今沿用。在国民的元老中,谭延闿的行草、于右任的今草、胡汉民的汉隶、吴稚晖的古篆,有“四珍”的美称。平生以诗酒、书画、收藏自娱,淡于仕进,以书法为长。喜集藏,搜集清代书家真迹甚丰,尤以钱沣、刘墉、何绍基、翁同龢四家书法最富,曾影印行世。其他金石墨本之属,亦收藏至富。善作诗,师法谢灵运,曾从学王闿运之门。平素以诗书会友,不与权贵交,与其兄谭延闿热衷政事形成鲜明对照。搜集前贤真迹不遗余力,数十年间,收集各家法书千余轴,为海内收藏四家墨迹最富者。曾与道州何绍基之孙朴、临川李梅魔、衡阳曾次髯同居海上,以鬻书自给。1950年代初期,谭氏后人将其藏书楼“天隋阁”中所遗文物全捐献给湖南文物管理,后转交给湖南博物馆珍藏。著有诗、文、题、跋若干卷,编次藏于家。有《止义斋集》行世。
何朝现先生旧藏三琴
何朝现(1926-),早年就读于“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话剧导演专业毕业。先后担任西藏军区文工团话剧导演、成都市川剧院办公室、川剧研究所(院)研究员、戏剧导演等职。对川剧、曲艺音乐创作做出了贡献。1959年,他师从侯作吾先生修古琴艺术,后参与演出和教学工作。80年代的成都古琴界主要的活动平台是“锦江琴社”, 社长喻绍泽先生,副社长由何朝现先生担任并主持琴社日常活动。
Lot 5146
民国
叶希明款吴浸阳斫丰卦琴
通长:128 cm;肩宽:20 cm;尾宽:15 cm
来源:何朝现旧藏。
此琴仲尼式,周身髹熟栗色漆,螺钿徽,紫檀岳尾,玉轸,紫檀雕花雁足。琴背项间镌刻琴名“春雷”,龙池两侧镌行书并填青:春风苏万物,无声剩有声,美言操缦古,千载寄深情。何朝现藏,已未中秋后东父题。龙池内左右两侧篆书刻款并填朱砂:此明代屋梁也,庚申秋,青城吴德华斫丰卦琴,杭州叶希明题。
1919年苏州怡园琴会
自左至右:琴契师、吴兰荪、李子昭、郑觐文、吴浸阳、周梦坡、杨啸初、叶璋伯、栖谷师、符华轩、叶震群、广霞师、陈墨泉、劳于庭
吴浸阳(1882-1958),字观月,又德华,号纯白,又称纯白道人,四川灌县人。少年时曾出家青城山为道士,弱冠后下江南往来于苏杭上海之间,民国八、九年间供职于苏州盐公堂(堂址在苏州吴衙场,堂主叶璋伯,杭州人,也善操缦),与吴兰荪先生交往甚密,1919年仲秋,由仁和叶璋伯发起的苏州怡园会琴,是辛亥后吴中首次盛琴会。函柬四十九,莅会名士三十三,操琴十四人。吴浸阳操《阳春》并与李子昭双琴对弹《风雷引》,尔后还赋诗一首。
1921年吴兴周庆云在上海发起晨风庐琴会。海内外名宿纷至沓来,有九嶷杨时百,诸城王燕卿,西蜀吴浸阳也在列。后他受聘于史量才先生,僻琴室于申报五楼。于1925年间,得史量才先生之支持,在上海县城内觅得量明代良材,在申报馆五楼琴室,设计监造古琴六十四张,以六十四卦命名,琴的形制均较。据记载赠教育家、实业家张謇获赠“蹇卦”琴;吴浸阳学生吴兆基得其二(吴兆基之上海表舅母熊淑婉女士赠与,熊女士亦是吴浸阳之弟子),音色洪亮中寓清越;又见有査阜西先生旧藏“观卦”琴名“鉴空”;今见蜀派琴家何朝现旧藏“丰卦”琴“春雷”,腹款与查阜西先生所藏规格一致,其余不知散佚何方。吴浸阳先生于三十年代初,因商务纠葛去香港,一去不复还。其琴艺潇洒灵活,自然淡远兼有蜀、熟两派之长。操缦时琴容端庄,左手吟猱如鱼尾轻摆,柔和其外,刚劲含内。气韵中正平和,静远淡逸。其擅长之曲有《渔歌》、《潇湘水云》、《秋鸿》、《胡茄十八拍》等。得其传者有李明德先生及关门弟子吴兆基先生等。
琴,古以桐为之。桐理疏,疏故虚,虚故易寂而易越。其背桐而腹梓者何?梓理密于桐,密则实,实为虚应,虚之用益。事物之理固如此欤?浸阳吴君邃琴学,能制琴,尝经某处古道观,见其修缮时易下之梁,五百年物也,叩其声,察其理,谓中琴,乃析而计之,得琴六十有四。举《易》六十四卦名名之,且名其斋,而分其琴以饷人。顷者囊蹇琴见赠,而索斋铭。蹇于古文与余名通,因知君识字晓经训,尤今世雅才也。謇受其琴,而报以铭。铭日:
两仪肇判,日阴与阳。天地以位,山泽以彰。雷风水火,或变或常。形形,巧历弗详。其造其化,声音神明。假器假物,发蕴挥藏。物为之客,器为之房。圣人昔者,神农朱襄。弦五而七,斯帝斯王。古冢掇榇,野刊桑。峨眉风雪,听松简良。吴君师之,近取无方。包含太虚,经纬宫商。师旷可作,万灵在旁。
民国十一年岁次壬戌七月十三日,南通张謇。
叶希明(-1938),字璋伯,号鸥侣,一字松雪。清末民初时期,与南浔巨贾周庆云共事,任职苏州盐公堂,协助经营苏州府五县食盐运销、盐税征缴等。叶铭编《广印人传》记载叶希明:“性冲淡,善鼓琴,工篆、隶,蓄金石小字其多,兼治印绝精。著《松雪庐诗草》。”其侄叶为铭(1866-1948)筹建西泠印社时,叶希明以名下一块土地相赠,该地即是如今西泠印社址。叶希明藏琴见之《今虞琴刊》所刊 有“天风环佩”、“霜钟”、“翔鸾”等。其琴学师从谢斐林,与周庆云、史量才、李子昭、郑觐文、吴浸阳等时有诗文酬唱、琴瑟合奏之作。
Lot 5144
清
胡贤禹重修款仲尼式古琴
通长:122.7 cm;肩宽:19.3 cm;尾宽:13.2 cm
来源:何朝现旧藏。
此琴仲尼式,古桐木斫,鹿角霜灰胎,周身髹黑色漆。琴背长方形龙池、凤沼。琴腹内木质古旧,龙池内刻款:“民国第一壬申年仲冬月下旬,禹穴胡贤禹重修。”并有篆书方印:胡贤禹印。民国第一壬申年为1932年。其造型宽实饱满,挺拔有力。
胡贤禹其人,根据何明威先生的介绍: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躲避战乱的缘故,批文化人纷纷涌入四川,成渝两地聚集了各门各派的优秀琴人,雅集活动在他们的推动下一时兴盛。彼时,陪都山城,以徐元白、杨少五为的天风琴社风生水起;与之相呼应,川派古琴重镇的成都,则有裴铁侠、喻绍泽于一九三七年发起的律和琴社享誉华夏,主要成员有喻绍唐、白体乾、吕公亮、徐孝琴、王星垣、梁儒斋等。查阜西、胡莹堂、徐元白等外地琴家,也经常参加律和琴社的活动。伴随着各种雅集而来的,自然是制琴业的兴盛,既有琴家牛刀小试,不假手于人,亲自斫制,也有小作坊请琴工一二,小批量生产。胡贤禹、伍洛书等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既是琴家,亦是斫琴高手,后世更尊以斫琴家的名头。
胡贤禹喜欢戴一顶檐绅士帽,圈子中人称“胡铜盆”。其所斫之琴,因造型古正、音色纯良而颇有名声,惜乎留存至今者甚少,且难辨真伪。因其善斫,就不时有朋友请他修琴,这也是他的一手绝活。
胡家位于成都西门茶店子附近,因为家中没有足够空间盛下胡贤禹的琴具,便在屋梁上用木板加隔了一间简易储藏室,平常取还东西都要搭上木梯爬上爬下。但就是这样一处陋室,却承载了胡贤禹一生的痴迷与珍爱,其自斫之琴、修缮之琴、收藏之琴,成品、半成品,新琴、老琴,还有制琴的工具材料,渐渐地堆了一屋。不想到了六十年代,生活日渐困难,胡家因女儿出嫁急需筹钱,胡师母就想到了这间储藏室,于是找到何朝现帮忙。后来于成都文物商代散出。
Lot 5145
清
黒漆仲尼式古琴
通长:126.5 cm;肩宽:20.2 cm;尾宽:14.2 cm
来源:何朝现旧藏。
此琴仲尼式,周身髹黑栗黑色漆,漆胎较薄,冠角、岳山、承露由紫檀木所制。黄杨木琴轸,螺钿徽甚是小巧。肩在二徽处。琴背龙池、凤沼为长方形。琴腹内木质古旧。此琴琴体修长匀称,形制规范,有宋琴风韵。抚奏,其琴音松透深厚,静而不嚣。
Lot 5152
清
仲尼式古琴
通长:111.5 cm;肩宽:16.4 cm;尾宽:11.3 cm
琴仲尼式,面板桐木斫,髹黑色漆纹。徽位以银片镶嵌。七弦上起承露,经岳山、龙龈,转向琴底的一对“雁足”。岳山、承露、冠角均为紫檀制。琴头侧端,设凤眼及护轸。黄杨雁足及琴轸。琴底龙池、凤沼均作长方形,上山下泽分布,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琴体下扁平,上呈弧形凸起,象征天地。佳木良斫,其形端庄,抚之音色纯厚,余音绵长,琴音清淡风雅。
Lot 5153
民国
仲尼式古琴
通长:121 cm;肩宽:19.6 cm;尾宽:13.2 cm
此琴仲尼式,古桐木斫,鹿角霜灰胎,周身髹黑色漆,螺钿徽,琴面见牛毛断纹。琴背长方形龙池、凤沼。琴腹内木质古旧,龙池、凤沼左右两侧墨书楷书款“民国十六年姚江陈灵生监制,於潜何熙庚造赠程九张先生雅赏”、“浙江东阳杜芳笙斫”。整器造型宽实饱满,挺拔有力。
陈灵生(1892-1988),浙江余姚人,抗战时期曾任昌化县浙江立浙西第三临时中学高级应用化学科、浙江立浙西临时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校长,后任复旦学化学、物理学专家教授。
Lot 5143
清
六舟拓“鹤鸣秋月”琴拓片
135.5×68.5 cm
“鹤鸣秋月”琴现藏湖南博物馆,出版在1998年《古琴珍萃》、2003年《古乐器》中。其琴面呈现龟背断、流水断、冰裂断,琴底有流水断、龟背断、牛毛断。栗壳色底间朱红漆灰。龙池、凤沼为长方形。原为清末安徽贵池刘世珩(1874-1926)藏琴,底板刻有“楚园藏琴”、“三堂琴榭”、“世宝”收藏印鉴。此拓片当是刘世珩入藏之前所拓,凤沼钤印:「六舟手拓」、「磨砖作镜」。
印文:磨砖作镜、六舟手拓
同类古琴拓片可参阅浙江博物馆藏“六舟手拓文天祥春雷琴全形拓片轴”。钤印:「六舟手拓」、「磨砖作镜」。
此件拓片为六舟和尚全形拓制,将“鹤鸣秋月”古琴双面整纸精拓而成;因古琴年代久远,表面断纹漆皮松脱,六舟和尚为了尽可能的保护古琴漆面因拓片排刷造成二次伤害,同时更能将美丽古朴的蛇腹断和牛毛断展现的一览无遗,一改青铜器的乌金拓工艺,选用清新淡雅的蝉翼拓技法,将通体的古琴断纹展现的毫发毕现,极为精彩。这需要作者具有极高的审美和艺术造诣。
僧六舟(1791-1858),俗,名达受,又字秋楫,别号万峰退叟,慧日峰主、南屏退叟、西子湖头摆渡僧、寒泉、同寿、小绿天庵僧等,曾以磨砖作镜室、宝素室、玉佛庵、墨王楼、小绿天庵、万峰山房等作为斋名,浙江海昌(今海宁)人。早年出家于海宁白马庙,拜松溪老和尚为师,十七岁正式剃染为僧,先后湖州演教寺、杭州净慈寺,道光十五年,应江苏布政使陈銮之邀,曾住持苏州沧浪亭,晚年退隐白马庙
六舟一生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正处于乾嘉朴学的高峰,也是金石学空前兴盛的时期。其生平多才多艺,于诗书画印,靡不精通,嗜金石,富收藏,精鉴别,刻竹、凿砚均名重于时,尤擅传拓,传拓古器物全形,更是堪称一绝,阮元以“金石僧” 、“九能僧”称之,一时名播海内,著有《宝素室金石书画编年录》、《小绿天庵吟草》、《山野纪事诗》、《白马神庙小志》、《南屏行箧录》等。也许正因为僧人的身份,六舟不会被世俗之事所困,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他曾先后主持过湖州演教寺、杭州净慈寺、苏州沧浪亭、盐官白马庙,行脚走遍半天下(游历安徽新安 、京城 、 扬州等地 ;主要活动地区,海昌、苏州、杭州),眼界自然宽广。他能在多个寺庙间任职,这得益于清代“十方主持之制”,即住持之职不一定传给现任者的门徒,而是任何僧侣都有资格竞选,士绅参与了这一决策过程,但最后往往由地方长官出面延聘,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清代僧人会向士绅阶层靠拢,六舟也不例外。
其实,历史上僧人艺术家有不少,近有清末民国弘一法师、苏曼殊,远追智永、怀素,都是才华横溢,然而如他这么多才多艺的方外之人,确实少见。而在金石圈里玩的风声水起的僧人更是罕见,在清朝,研究金石碑学之人,非富即贵,主要有两类人——权贵型和富商型,权贵型比如阮元、翁方纲,有权有势,其搜罗古物,往往得力于众多门生、幕僚、同年等官场人脉资源;富商型诸如张廷济、陈介祺,虽偏隅一地,但家境殷实,经营有方,财力也十分雄厚。与之相比,六舟和尚一方外人,可谓无权无势,却能在当时金石圈内立足,引得名流竞相交攀,主要凭借的还是传拓方面的一技之长,尤其是传拓古器物全形的绝技。
在那个没有相机、摄影术尚未传入之际,全形拓可谓古人的黑科技。首先,不少远古文物在那时就已经是价值昂贵的古董了,一般人收藏不起,而藏家也难将自己的藏品展示给更多人,原器非亲近者很难得观。无图无真相,粉丝间交流起来是的不便啊!其次,不管是宋代的金石学著作《宣和博古图》、吕临《考古图》还是《西清古鉴》他们均以白描图形的方式纪录古代青铜器,多是器物上的铭文或纹饰——简而言之就是静物写生,一笔一笔描摹,信息难免出现疏漏,全形拓就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古琴作为除青铜器以外的收藏品,因其优美的造型、丰富的断纹(漆面因年久而形成自然的开片裂纹)、温润的音色而被世人所宝。其远古的断纹更是让玩家和琴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六舟这样一位具有高度审美的金石僧当然不会错过给古琴来个全形拓的机会,凡得珍器佳制,必以全形拓之,今浙江博物馆珍藏有六舟手拓“宋代 文天祥春雷琴全形拓片”既是十分珍贵的艺术珍品,亦能作为本件拍品的参考、评判之作。
艺术欣赏
郭关:号高朴道人,生于湖南桂东,书画古琴艺术家。作品涉及书画、音乐、诗文、斫琴等领域;晓音律,好古琴,七岁始随祖父学古琴,后受教于龚一、成公亮先生等,打谱作曲上百首,尺八受教于三桥贵风先生;书法受教于孙伯翔先生;二零零六年闭关参禅一年,出关后研中观、唯识学,画风变;二零一三年修道;曾就学于北京师范学、学宗教哲学硕士;著有《郭关诗文集》《郭关禅画》《郭关诗画集》《郭关古琴》等。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发表于各媒体,众多作品被国内外艺术机构及收藏家收藏。现“郭关绘画全球巡回展”已在台湾、英国、墨西哥等地圆满举行,所展出作品均被收藏家收藏。台湾建立有“郭关美术馆”,常年展示郭关作品数百余件。
《招隐》 (央视版) 郭关演奏
道家法竹《坐忘》 (央视版) 郭关演奏
IT百科:
宋大大尼康相机怎么样 索尼相机zv-e10怎么用 富士照片怎么加相机水印
网者头条:
钓鱼放安基酸有什么作用 蛙泳手划水怎么回事啊女生 广州麻将翻牌怎么玩 乒乓球让你学会了什么
王哲博客:南京网站优化推广专家 淘宝店铺seo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