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我爱思想文化网 >> 艺术

唱功怎么样“林妹妹”走了!一代越剧宗师王文娟今晨离世 与孙道临恩爱一辈子高庆奎

唱功怎么样“林妹妹”走了!一代越剧宗师王文娟今晨离世 与孙道临恩爱一辈子高庆奎

越剧表演艺术家、一代越剧宗师王文娟,已经不能以“著名演员”来形容他了,今天凌晨在华东医院逝世,应该称其为老生行当的宗师。高庆奎自幼就在庆祥和科班学戏,享年95岁。

王文娟演绎的越剧“林妹妹”是几代人念念不忘的经典。

△王文娟的林黛玉形象

王文娟,12岁的时候就登台为谭鑫培配戏,1926年12月19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嵊县,18岁开始学武功把式,原名王彩娟。越剧演员,29岁的时候与梅兰芳一起去日本演出,工花旦,31岁的时候组建庆兴社,一级演员、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

△ 王文娟经典的黛玉形象留存观众心中

王文娟是越剧“王派艺术”创始人,在丰富的舞台实践中,她戏路宽广,高庆奎形成了独特的高派艺术。要说高庆奎的唱功,在不同时期创造了各种不同的舞台形象。在表演上善于描摹人物神态、传达内心感情,当年高庆奎与余叔岩、马连良并称为“名生”、“贤”等,素有“性格演员”之称;其唱腔情真意切,而他们三位之间,运腔平缓委婉,深藏一种内在的力量。

王文娟曾饰演《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春香传》中的春香,《孟丽君》中的孟丽君,《追鱼》中的鲤鱼精,《西园记》中王玉珍,《忠魂曲》中的杨开慧,《则天皇帝》中的武则天等。她在戏曲中饰演的角色个性突出、形象鲜明,给很多观众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孟丽君飒爽的扮相

2017年,王文娟荣获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终身成就奖。2019年,93岁的她又先后荣获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以及“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称号。

△王文娟家中沙发旁摆放着奖杯、荣誉证书,其中包括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终身成就奖”奖杯和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届荣誉证书

2019年

媒体记者有幸走进王文娟的家

接触到这位越剧女神的日常一面

那时的王文娟虽已是耄耋之年

但笑靥如花、身板硬朗、体态轻盈

说话时带着乡音的糯软语调

让人听着分外亲切

说到兴致处

眉目传神、顾盼生辉

特别有感染力

“台上演戏要复杂些,台下做人要简单点。”这是王文娟的人生信条。舞台上的她光芒四射,台下非常简朴、谦和且真诚。

接受采访时,为了提醒记者们说话声音放一些,她风趣地说:“我的耳朵已经打了八折。”

为了此次采访,她前一天晚上特意用毛笔写下她的思考。拿着三页纸,她笑着对记者说,年纪了,怕说着说着“跑题”。

她毫不忌讳地说自己只学到小学三年级,自称 “天资平平”。逆袭成越剧王派创始人、无数观众心中的越剧“女神”,在她看来只是因为肯下一些纯粹的“笨功夫”。

一起来看当时的采访片段

缅怀她——

“林妹妹”其实更像“孟丽君”

1926年,王文娟出生于浙江嵊县一个诗礼之家。从小是个戏迷。

1938年,12岁的小王文娟来到上海,跟随表姐竺素娥学戏。小小年纪就背井离乡,那时的王文娟沉默寡言,很少玩乐,被同伴们戏称为“小老太婆”。王文娟不管这些,一心学戏,不论是学戏时的练功,还是之后的跑龙套,都异常刻苦。

1948年,应徐玉兰的邀请,王文娟加入玉兰剧团,积极投入戏曲的浪潮中。

△第三次文代会期间,王文娟与梅兰芳、常香玉合影

解放初期,王文娟积极要求排演解放区的进步戏,成功塑造了白毛女的形象,演出了《兄妹上街》《巾帼英雄》等剧。她还参加了艺术界捐飞机的义演,是一个热情高涨的热血青年。

1952年,王文娟参加了总政文工团,1953年4月和姐妹们响应的号召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冒着生命危险在前线为战士们演出。演《梁祝》时,演到“英台哭灵”,敌机炸断了电线,战士们打着手电筒为演员照明。

△1953年王文娟作为总政越剧队演员到朝鲜慰问演出

△战地姐妹花在朝鲜合影

△年轻时的军装照,右一张为与徐玉兰合影

很多观众一提到王文娟,想到的就是《红楼梦》中的“林妹妹”。

为了演好这个人物,王文娟甚至曾立下 “演不好砍我头”的“军令状”。1958年,越剧《红楼梦》首演于共舞台,连演54场;之后越剧电影《红楼梦》上映时,几乎全国的观众都认识了王文娟。王文娟俨然成了戏曲舞台上林黛玉的代言人,她塑造的“林黛玉”堪称不朽经典。

实际上,“林妹妹”只是王文娟塑造的经典舞台形象之一。

点击播放 GIF 0.0M

△王文娟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剧照

2016年3月,在“千里共婵娟——全明星版王派越剧专场”上,观众看到了由王派弟子装扮的晴雯、祝英台、红娘、武则天、鲤鱼精、孟丽君等人物形象,这些性格迥异的人物都是王文娟曾塑造过的角色。

其中《追鱼》里鲤鱼精的段打斗,展现了王文娟戏曲武功的娴熟,《则天皇帝》中她所塑造的女皇帝,没有旦角的脂粉气,敏锐洒脱、处事果断,而且她还参与了剧本的创作。

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中,王文娟曾塑造过200多个角色,因为演什么像什么,被称为“性格演员”。能文能武还能写,王文娟也是越剧舞台当之无愧的“多面人”。

△图为王文娟(右)与徒弟孟莉英在“全明星版王派越剧专场”同台献演

塑造过那么多人物,最喜欢哪类角色?王老师用两个字概括:“多情。”“我演的角色,都是感情比较深的。比如林黛玉,情感非常真挚。还有孟丽君,很独立,很真诚。孟丽君比较开朗,不像林黛玉那么压抑,所以那个时候连演两个月的《孟丽君》,有时还日夜连场,我都不觉得累。”

王文娟扮演的林黛玉深入人心,很多观众把她与林黛玉画等号,以为她像角色一样柔弱。事实上,王文娟的性格更像孟丽君,开朗直爽,颇有个性与胆量。上世纪80年代,越剧的演出市场虽然比较兴旺,但全院几百号人仅靠两个团的收入无法养活自己,还要靠贴钱。王文娟和一些姐妹觉得,“锅饭”这么吃下去不行,剧团要有独立性,特别是艺术上的独立性。1983年,在文艺团体要“打破锅饭”的号召下,王文娟与徐玉兰商量后,一起向院里提出率先的想法,后来了团——红楼剧团,自负盈亏、艺术独立、人事权独立。

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王文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越剧“王派”艺术。退休后,王文娟虽然基本退出舞台,但是依然关注越剧发展。在王文娟看来,越剧的希望和兴旺,就是靠接力棒,一代代传下去。因此她一直在指导学生,不管是对专业演员,还是业余学生,她都要求很高,一丝不苟。她常说:“要成为一个好演员,必须要多练功,多实践。演员是比较特殊的,手、腿、嗓子、眼睛等都是工具,每个工具都是要训练的。”

点击播放 GIF 0.0M

△ 2006年“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专场演出、2016年“千里共婵娟——全明星版王派越剧专场”

“台上演戏要复杂些,台下做人要简单点”

经历了几十年风风雨雨,王文娟晚年的生活很平静,练练字,看看书,去老年学学画画,翻看世界地图了解地理。

“可惜我年纪了,记不住了。现在想想也蛮后悔的,要是早点学,一退休后就学,那就好了。其实我先生在世的时候,一直劝我多学。”说着,她就回忆起了一件事:刚退休的一段时间,她觉得以前学戏、演出太辛苦,退休了就好好放松一下,于是常去。孙道临就很生气,觉得太浪费时间。

王文娟笑着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夫妻俩相处几十年唯一争执过的事。不过,沟通过后,孙道临觉得王文娟的想法有点道理,而王文娟也了解了先生的良苦用心。

当问到最欣赏道临老师什么?王老师笑言,最欣赏他的博学和勤奋。“他懂的东西很多,一件事情就能讲半天。我从小学戏,文化程度不高,道临总是鼓励我多读书。结婚以后他给我列了一份详细的书单,还专门把适合我阅读的书整理出来放在一个书架上,方便我看。”

“他心蛮细的,一点男子主义都没有。”王老师开心地说道。每次孙道临去北京,都会带回两斤她喜欢吃的蜜枣。更让她感动的是,一旦孙道临的北京亲戚要来上海,他都会事先跟他们讲清楚,“文娟家务不太会做的,你们不要叫她做”。

△与孙道临恩爱一辈子

虽然演戏时非常较真,但是生活中的王文娟很马虎。“我整理衣物都整理不好的。所以我如果要出门,行装都是道临帮我整理的。”

这里还有一个“插曲”:一次孙道临要到广州去,因为实在太忙,没时间整理行装,王文娟就自告奋勇地说,我给你整一整吧。她和女儿一起帮忙理好了行装,孙道临夸了母女俩,也没有检查。不料,第二天,孙道临专门来信“谢谢”母女俩——洗澡时,他发现行李中没有替换的内衣裤,只好跑去外面买。

△王文娟拿出手绢轻轻擦拭孙道临铜像

王文娟几乎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越剧上

把光鲜和讲究都留在舞台上

“千里共婵娟”全明星版王派越剧专场在天蟾逸夫舞台连演三场,场场爆满,非常成功,但王文娟回忆起来,依然有不满意的地方。“这次专场跟以前不同,我是穿着高跟鞋登台的。但在上海演出时,我发现鞋跟容易陷在台上的绒毯里,走路不稳,所以后来去绍兴演出专场前,我专门练了穿高跟鞋走台步,蛮有效果的。”

“台上演戏要复杂些,台下做人要简单点”。这是王文娟经常挂在嘴边的,也是她一贯的人生信条。

谈及事业上的成就,王文娟说:“我天资平平,无非是肯下一些纯粹的‘笨功夫’,如果算是侥幸有所成就的话,只不过是这一辈子没有太多杂念,把有限的能力,全投入到演戏这一件事情上而已。”

今晨传出王文娟仙逝的消息

许多网友都直呼太突然了

纷纷缅怀、追忆她

王文娟老师,走好!

标签:王文娟 越剧 孙道临 林黛玉 孟丽君



IT百科:

笔记本怎么连hi 平板没网了怎么弄回来电脑 cpu和内存之间怎么搭配


网者头条:

极地战嚎4怎么用相机 圆通快递为什么老是闪退 买完保险为什么要给车拍照 前摄像头附近发黑怎么回事


王哲博客:快手海啸徒弟名称大全 seo职业属于什么类型

相关文章

一笔妙手 - 探寻艺术创作的灵感之源

一笔妙手 - 探寻艺术创作的灵感之源艺术创作往往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总能以独特的视角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将生活中的平凡与不平凡相结合,激发观者内心的共鸣。而这背后的关键,就在于艺术家如何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