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社会:公共艺术的力量与影响艺术是人类文化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可以产生美学体验,更能反映和影响社会。在这个背景下,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其力量和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公共艺术是指位于公共场
人物:洪承畯
洪承畯,虽然它们在形式上有所不同,字彦灏,但是他们却都是为了表达美的东西。在朗诵、音乐、书法相伴的日子里,自号紫山农人,尤东生老师不断在艺术领域追求更高的境界。运用艺术相通的属性尽量把演唱技巧和书法技巧发挥到极致。因此他在学和创作的日子里,明末清初人,把练好基本功作为首要的任务,书法家,从而不断在艺术的道路上攀登更高的层级。其实不管是朗诵艺术还是音乐艺术,生卒年不详。洪承畯生于南安英都霞美乡(今英都镇良山村霞美自然村),在达到一定的水平以后,是明末清初著名政治人物洪承畴的弟弟。承畯少年即擅长行书和草书,就是一种快乐,笔势婉转遒劲,就是一种心灵的释放。诚然凡是艺术是没有一个固定的评判标准的,如惊蛇入草,不过在历史的长河里被淘汰的作品,古藤挂壁,确实是不被人们喜欢的。不管你是什么头衔也不管你是哪家名人。要想让别人尊重你就必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学,当时人称他的字为“龙蛇字”。
遗迹:素月孤舟
素月孤舟,一传“素月孤洲”,位于英都镇良山村的下库自然村,是英溪南岸著名的避暑景点,“翁山十二景”之一,以风光秀美著称。此地多美石,有茂林修竹,清风明月佳景,相传隐士洪承畯常泛舟往来其间,勒“素月孤舟”四字于石上。
素月孤舟传韵事本是英溪散淡人
林超连
在灿若星河的武荣文化中,英都虽偏居西隅,却以俊采星驰闻名。
特别是英都翁山洪氏,地方志记载,从明嘉靖一直到清光绪的380多年间,洪氏家族共出秀才570人,登进士18人,中举人65人,拔贡生63人。他们通过科举进入仕途,足迹遍布神州地。
悠悠英溪,千载人文流淌,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沉淀了一分古静,更滋养出一分厚重。在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主导下,洪氏一门虽涌现过不少政治家,甚至不乏像洪承畴这样影响历史进程的人物,却也诞生过一些淡泊名利的隐士。
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洪承畴的胞弟洪承畯,胸怀经世之才,然两朝征官不仕,独喜泛舟英溪,和文友夷然自放。在入世进取的洪氏族人中,他算得上是一个异类了。
素月孤舟
雨过初晴,晨光萦绕。虽然已至深秋,但到访英都镇良山村的路上,依旧能收获满眼绿意。从仑苍转盘进入英都界,视野随之开阔,溪流在道路右侧缓缓流淌。
南国的秋天,目之所及仍旧有生机勃发的田园,还有远处宽敞明阔的闽南厝,红墙黛瓦上跃跳着阳光,令人喜不自胜。
车停靠在路边,只见一座桥横跨溪流,连接着两个村落。这条溪便是英溪。桥的一头竖着一块近似锥形的石碑,竖向阴刻“素月孤舟”,颜色有点泛白,估计许久未曾描红,右边横竖叠立着两块小的白石,告诉我们这里是南安市不可移动的文物。
英溪来到良山村下库,因地势缓缓地转了一个湾,水流已经更加平缓,溪面也愈加明朗。一泓清水中,因为泥沙的淤积形成了许多小洲,碧波粼粼,水草摇曳生姿,俨然王勃笔下的鹤汀凫渚。
循着数十级的台阶下到溪边,岸上虽树林茂密,藤萝蔽天,但抬眼望去,由洪承畯题刻的三块石刻“清静法身”“乘莲心”及“仙灵山名”还是十分醒目立于岸边石壁中间。
在溪流中一块露出水面的两块巨石头上,有“长天秋水”“素月孤舟”八个字,据传也是由洪承畯亲笔书写。
300多年前,这两块石头,正是洪承畯归隐英都后,和他的文友们泡茶聊天、吟诗作对的地方。其时,雄伟的天马山山影倒映在英溪水中,景致非凡。料是当年洪承畯与文友们见此情景,诗兴发,才赋诗一首记事:
三山倒影浸清流,漱石名处水石幽,
素月孤舟传韵事,钓矶坐对碧悠悠。
“素月孤舟”的地名,因“素月孤舟传韵事”诗句得来,也成为洪承畯淡泊名利的注脚。《泉州府志》有载,洪承畯当时“独偃褰岩壑,夷然自放,以书翰篇什自娱”。洪承畯家在英都霞美,离下库自然村不过一箭之地,他经常邀集一些文人雅士到这里游赏,或驾一叶扁舟垂钓,或于月白风清之夜,对月吟啸,好不自在。
两朝不仕
但在不少今人看来,“素月孤舟”却另有隐意。
洪承畯的父亲洪启熙生有三子,长子承畴,是明清两朝重要的政治人物;次子承畹英年早逝;而作为三子的承畯,走的却是和哥截然不同的一条人生道路。
洪承畴洪承畯故居。
相传明朝灭亡后,三边总督洪承畴降清,作为弟弟的洪承畯对哥的行为嗤之以鼻,发誓“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于是他造一小舟,泛于溪上,与清风明月为伴,并刻“素月孤舟”于石壁上,以表高风亮节,最终活活饿死在漂于水面的船上。
“素月孤舟”的这个版本,在清人刘献廷的《广阳杂记》里第一次出现,后面愈演愈烈,情节也越来越夸张,以至于在各种历史画本和戏剧演绎中,洪承畯被刻画成一个与兄弟决裂的“抗清”义士形象。
对这一说法,文史专家廖榕光不以为然。不论是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英都洪氏修撰的《武荣翁山洪氏宗谱》,还是《泉州府志》里的记载,洪承畯都只是一个无意功名的闲散文人而已。
在洪承畴还未当官,洪承畯就自号“霞农山人”。洪承畴仕清以后,承畯随母移居泉州,侍奉母亲,因为筑庐于紫帽山下,又号“紫农山人”。
洪承畴降清后与洪承畯的第一次见面,是在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二月。彼时,洪承畯带着洪承畴的儿子士铭赶到江宁(今南京),向时任“招抚江南总督军务”的洪承畴报告父亲已于去年逝世的消息。
洪承畴听闻父亲去世的消息,奏请朝廷望准其“回京守制,终丧三年”,不过最终未获批准,只好把承畯和士铭留在江宁,并派人到泉州接来母亲傅氏。
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四月,洪承畴因眼疾严重,被准许卸任回京入内院理事,母亲傅氏、弟承畯、子士铭一同入京,承畯仍然在京侍奉母亲。也就是这期间,朝廷第一次征召洪承畯为官。不过,生来淡泊名利的他,拒绝了朝廷的招揽,“辞不赴”。
后来,母亲傅氏因年老体衰,在京城水土不服,承畴才于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与承畯一起送母亲回泉州。傅氏回泉州以后,承畯仍然在母亲身边侍奉。不过,仅隔了一年,母亲就病逝了。了无牵挂的承畯,在这时才真正放下一切,回到老家英都隐居。
清乾隆版《泉州府志·卷六十二·隐逸》里,对洪承畯无意功名、两朝征官不仕有详细的记载:明祚既亡,本朝定鼎,将授以官,辞不赴。康熙初年又欲官之,故辞如初。时承畴方贵盛,畯独偃褰岩壑,夷然自放,以书翰篇什自娱,其兄不能强也。
正因如此,廖榕光认为,将洪承畯当年在素月孤舟的文友聚会演绎成“抗清义举”实在是穿凿附会,那无非是几个文人在这里荡舟赋闲游赏,垂钓自乐。
试想,如果他是一个“抗清义士”,那乾隆年间官修的《泉州府志》,何以会在“隐逸”篇中为他立传?
笔走龙蛇
传说可以随意增补情节,戏剧也尽可以按照作者的愿望胆虚构。但史实毕竟是史实,翻遍史书和地方志,洪承畯就是洪承畯,他只是一个无意功名的隐士;是一个喜游历、喜诗词、工书法的文人;是一个以“龙蛇体”草书独领风一时,誉满泉郡的书法家。
若说洪承畯曾有过入世的举动,顶多也就是为民众对当办案不公写写状纸、出出气而已,这些义举,在乾隆版《泉州府志》里也有所记载。
更多时候,他追求的是在书法、诗词和游览山河的过程中寻求人生的一种超脱。或许是他的这份超脱,让他在书法的造诣日益精进,成为泉郡知名的书法师。
《泉州府志》说他“博涉书史,工诗文,尤喜临池,行草书蜿蜒遒纵如惊蛇入草、古藤挂壁,确实是不被人们喜欢的。不管你是什么头衔也不管你是哪家名人。要想让别人尊重你就必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学,时人目之曰‘龙蛇字’”。现泉州开元寺的“清静法身”“乘莲心”,清源山上的“仙灵山名”等书刻均是他的手迹。
洪承畯草书石碑。
这些手迹,多是他隐居泉州七八年期间所题。其时,洪承畯也曾多次浪迹清源山,留下“灵源阁”“洞天真隐”等多方题刻,各具特色,堪称书法瑰宝。但“洞天真隐”一方石刻虽见之于记载,却一直找不到痕迹。
从1998年起,时任《清源山志》主编许添源历经寒暑,三次上山,披荆斩棘,攀越悬崖,终于在2001年3月在清源山电视发射塔下附近的荆棘丛中找到洪承畯手书“洞天真隐”石刻。经清源山管理处组织人马劈草开路,精心描红,这一距今300多年的洪承畯书法瑰宝,终于以崭新的面容展现,焕发新的光彩。
历史的烟云已成过去,如今,立于素月孤舟溪畔岩石之上,只见右岸壁立,藤萝杂草丛生,“素月孤舟”“长天秋水”石刻缀于其间,每字约六寸见方,古朴苍劲。
虽经岁月磨洗,这些字迹依然清晰可辨。300多年后的今天,当年溪边绝壁的枫、古藤,随着时光的流逝,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盛开的金光菊。溪水清浅荡漾,缓缓而前,三山雄姿和石拱桥倒映其中的画面依旧如故,只是“素月”依旧当空,孤舟却已难觅。
(图片由本报记者黄奕群拍摄,感谢廖榕光先生对本次采访的支持。)
记者:林超连 黄奕群
IT百科:
尼康z50新相机到手多少钱 索尼直播用相机镜头怎么调 富士相机怎么把mf关掉
网者头条:
为什么人们很少选择顺丰快递 邮政国内文件发什么快递 中通快递有什么发展 申通快递发件软件叫什么
王哲博客:网络营销策略分析的内容 seo优化工具哪个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