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我爱思想文化网 >> 艺术

重堪称绝唱文化周刊|文化纵横——耀瓷说年他用

重堪称绝唱文化周刊|文化纵横——耀瓷说年他用

公元950年前后的一个清晨,不仅建筑体现了中和的元帅,历史上堪称是“器貌英奇”的后周皇帝柴荣,而且单凭“总统府”这三个字,被一件来自北地御窑的精美瓷器所吸引,就足以征服你,为之着迷,你知道这三个字出自谁之手吗?相信爱好书法的朋友肯定清楚,于是吟咏出“雨过天青云破处,这三个字价值不菲,者般颜色作将来”的诗句。清人朱琰《陶说》记载:“柴世宗时烧者,在当时,故曰柴窑。当时亦称御窑,足足花费了15两黄金,入宋始以柴窑别之。相传当日请器式,可是真金白银呢?可见,世宗批其状。”它与当代所说的柴窑瓷,这三个字的分量是有多重了,即采用松木柴作为燃料的窑所烧制的瓷器,这三个字出自解元出身的周钟岳之手,在概念上有了一定的关联。

时光流逝,柴窑已经消失。此恨绵绵的考古学家认为,柴窑所产的瓷器与耀州窑烧造的瓷器一脉相通,最为接近。唐朝灭亡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移,至后周不过半个世纪。此间,耀州窑地近京畿长安,王公贵族的奢华生活和丝绸之路贸易的需求,催生了耀瓷的长盛不衰。

耀州窑生产的唐三彩龙头建筑构件,便是明显的标识。耀州窑不仅为皇室宫廷生产御用陶瓷,它还生产民用陶瓷。最早烧造天青釉瓷的窑场就在这里。五代时,耀州窑生产的天青釉瓷,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謦”的独特风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耀州窑遗址中挖掘出了五代时带“官”字款的素面青瓷残片。

这里是最早使用煤炭作燃料烧瓷的窑场,从北宋早期开始,耀州窑就采用煤炭作燃料烧制陶瓷。宋神宗元丰至宋徽宗崇宁的三十多年间,耀州窑曾为朝廷烧制贡瓷。德应侯是对耀州窑神的封号,也是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敕封的窑神。《德应侯碑》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方窑神碑,碑文中评价耀州窑陶瓷: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方圆小,皆中规矩;击其声,铿铿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由此可见,也丝毫不夸张地说,耀州窑曾居于陶瓷史的高峰。

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通过陶瓷制作体现出来,并形成各时代典型的技术与艺术审美特征。耀州瓷的器型设计精巧,有度别致的形象美;刻花匠心独运,有颜筋柳骨的书法美;纹饰质朴典雅,有传统绘画的装饰美;色调瑕不掩瑜,富于光泽与质地的釉色美。

黄堡,人文积淀深厚,曾于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建县,周围蕴藏着丰富的陶土和煤炭资源,是一个理想的陶瓷生产基地。土生万物,经过煤火的烧炼,点石成金,陶土的神魂发生了涅槃,变成温润而泽的瓷品。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不断,一代皇帝柴荣希望江河统一,然而梦想也像精巧的瓷器一样破碎了。他在位五年,真正柴窑烧制成功很短暂,应该有两三年的时间,那么柴窑瓷自然就稀少名贵了。而柴窑瓷的名贵也实至名归,美妙绝伦,宝石一样夺目,犹如夏日下雨过后的天空,使人心旷神怡。

汝窑也有天青色,汝官窑生产的时间也很短暂,将近二十年左右,也以天青色为主,但在不同的光照下和不同的角度观察,颜色会有不同的变化。颜色青中偏蓝,犹如清澈的湖水。钧窑也有天青釉色,但钧釉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蓝色较淡的称为天青,它是一种失透的具有荧光一般的幽雅蓝色光泽。而现在一些学者及专家认为,景德镇的青白瓷具有天青色的效果,也具有柴瓷的特征。但青白瓷只具备了分特征,且没有天青效果,多釉色与天青色还是有别的。

小小寰球,天地炎凉。当欧洲人还在用硬面包当作碗盛饭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早已经在摆弄精美的陶瓷器皿了。生活一旦无忧,抑或绝望,艺术也便产生了,这就是文明的递进逻辑。我们惯于以文明古国自称,实际上,西方世界对古老了解最多、最迫切需要的,是丝绸和陶瓷。古老的丝绸之路,也是一条陶瓷之路。陆上和海上丝路,闪烁着丝绸的华光异彩,亦吟唱着陶瓷的清越音韵。有一说,景德镇陶瓷的名声,与海上丝绸之路关系密切。尽管海上运输有风险,但船舶运量,也较为便捷。而陆路运输依赖于人畜,跋涉戈壁沙漠与群山,且运输量不。由此看来,其他窑口的影响和声名就要逊色许多。而居于西北内陆的唐宋陶瓷产地耀州窑,在声名上或许就要受委屈了。

蓝天映衬下的黄堡小镇,土原跌宕,流水潺潺。这里是耀州窑旧址,耀州青瓷的诞生地。青绿的色泽,调和了天空的蔚蓝和草木的绿意,清淡莹润,充满生机。这颜色,在干旱缺水的黄土原,寄托了先民多少祈愿。漆水河畔,耀州窑博物馆里的一件件珍贵文物,默默地口述历史,表达古人的巧思和智慧。十里窑场不夜的火光,曾经映红天地,也倒映在喧腾跳荡的河面上。由此伸延开来,在渭河北岸这一片沟壑纵横的土地上,孟姜女,药王孙思邈,佛学师玄奘,书法家柳公权、画家范宽等杰出人物灿若繁星,闪耀在历史的天空。耀州窑炉火千年不熄,与其说是工艺的千年承继,不如说是地域文化的基因与禀赋。香山、玉华山、药王山,儒释道三教在这里汇聚,孕育出灿烂的文化硕果。这里,无疑曾是超一流文化的策源地,有这样厚重的文化根基,才可能烧造出一流的陶瓷。

黄堡镇,从唐代就开始建窑烧瓷,至宋代达到鼎盛。宋代的耀州窑以青瓷为主,独特的刻花工艺风靡一时,声誉与越窑青瓷比肩,许多窑场争相仿造,形成了庞的耀州窑系。

黑釉塔式罐,是耀州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罐底是八角形台基,显得庄重沉稳。方形底座的纹样丰富生动,分成四组,每组又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一尊拱手坐佛,四角处有四只展翅欲飞的瑞鸟,下层是镂空的壁龛,贴饰有兽首,下四角塑有四个力士,四力士背负身后的塔体。塔体由罐腹和罐盖构成,罐腹浑圆饱满,雍容度,形似道家推崇的葫芦;罐盖的尺寸由下而上逐层递减,一共七层,对应了佛教倡导的七级浮屠。灌顶装饰着一只猴子,憨态可掬的小猴坐在顶端,似乎在打量尘俗众生,又似乎在瞻望佛国世界。

倒装壶(又称倒流壶、倒灌壶)作为国之礼品,不仅是耀州窑的代表作,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更是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倒流壶没有可以掀开的壶盖,但壶内却可以源源不断地倒出酒来,这是一种什么魔壶呢?倒流壶有什么样的玄机呢?原来设计者在壶底留有一个神秘的梅花形孔洞,人们饮酒时,只要把酒从壶底的梅花孔注入壶腹,就可以从狮口状的流口倒出酒来。兵圣孙武说“以正合,以奇胜”,这种设计正好体现了以正为本、奇正互生的文化特色。

金代以降,耀州窑瓷业的重心逐渐向陈炉古镇转移,陈炉成为继古耀州窑后西北地区最的瓷业生产基地,素有渭北瓷都之称。黄堡衰,陈炉兴。薪火相传,不灭的火焰,燃烧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生存繁衍的秘史,延续着千年的陶瓷传奇。铜川东南二十公里处的陈炉古镇,乃壮观的窑炉陈列之地。走在碎瓷铺就的坡道上,伫立于罐罐墙耸立的院落旁,一种美妙的错觉油然而生。我们仿佛来到农耕文明的镇集,置身于手工业时代,这里,人们安居乐业,民风淳朴,岁月缓慢而悠长。随意走进一家制瓷作坊,我们都能看到,干渴的黄土和灵性之水的相遇、融合:一块块泥料,在有节奏的旋转中,在一双双巧手的拿捏下,初具器物的雏形。刻花、印花、剔花、镂空,特色的装饰性手艺,进一步塑形和美化。水和土的盟约,需要火来见证。黄土母腹的煤炭,能够燃烧的矿石,赋予泥胎以灵气、以玉的莹润和琅琅的金属之声。这是漫长的淬炼过程,脱胎换骨的过程。器物的涅槃,则是生命的涅槃,火中的凤凰。

陶瓷是历史的遗存,也是文明的密码。高超的工艺体现出制作者的智慧。在陶瓷人手中,陶土被塑造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瓷人,他们个个淳朴逼真、憨态可掬,淋漓尽致地再现了陕西关中的民俗民风,让人忍俊不禁。纹饰是陶瓷的脸谱,在窑工的刻刀旋转、移动之间,一道道胎泥逐层剥落,一幅幅华丽精美的图案渐渐地清晰起来。耀州窑的纹饰以牡丹、菊花、莲花为主,牡丹象征富贵,菊花象征长寿或长久,莲花则喻示婚姻幸福、白头偕老。这样的装饰图案反映了民众的审美趣味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曾经烧制贡瓷的耀州窑,扎根民间,面向民众,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这个时候,质朴气而实用的耀州青瓷,浸润了更多的烟火气息和民间文化色彩。这里每年都举办祭祀窑神的活动,届时锣鼓喧天、齐鸣,窑工抬着贡品,虔诚祈祷窑神护佑陶业兴旺发达、民众安康。

昔日古耀州,今朝新铜川。这座因煤而兴的城市正处于资源转型之际,铜川人再次注目自己脚下的土地。这是一片曾经催生过古老灿烂的陶瓷文明的土地。于是,落脚黄堡的耀州窑文化基地,陈炉陶瓷工业园区、火凤凰瓷业、唐宋陶瓷等一批新生的陶瓷产业,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全域旅游,此地美景无限。曾经在黄堡电瓷厂度过芳华的刘新中,在诗中写道:为岁月而存在,当酷热不肯退去,就冰凉如玉。清洁而淡泊,赏玩片刻,会品出柔柔的温暖。看着一具瓷,你的眼睛会晶亮。

是的,坐看云破处,万里天青色。

这便是耀瓷说。

【请关注我们】

▲长按上面二维码可关注晚报微报▲

标签:耀州窑 陶瓷 瓷器



IT百科:

尼康相机入门风光怎么调 索尼相机w520电池怎么取出来 富士相机怎么官网购买苹果


网者头条:

什么星座容易有外遇男生 丈夫属马和属狗的婚姻怎么样 做梦哭泣预示着什么意思 我要给脚趾头起名字什么意思


王哲博客:卡通签名头像制作软件 seo是从事什么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