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我爱思想文化网 >> 民俗

份新年礼物忆元宵|愿凛冬散尽,星河长明二十四

份新年礼物忆元宵|愿凛冬散尽,星河长明二十四

“月色登山满帝都,有什么心愿和想要送出的祝福都可以在留言区畅所欲言,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剩,羞逐乡人赛紫姑。”这是李商隐的《观灯乐行》,描绘了唐时长安城中元宵佳节的灯会盛况。

春节的灯火尚未隐去,壬寅虎年的第一轮满月即将升起。在元宵佳节即将到来之际,飒姐团队想和家分享一些关于元宵节的知识与记忆,愿家在此佳节都能邂逅一场灯火阑珊的浪漫。

01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与元宵节有关的传统俗也有很多,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关于元宵节的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俗。

这些俗中,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赏花灯

元宵节赏花灯的俗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开灯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开始“试灯”,十五日夜为正灯”,民间要点灯盏,又称“送灯盏”,以进行祭神祈福活动。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也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扩展开来。南北朝时,元宵张灯渐成风气。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更为密切,佛教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02

笔者幼年成长于一个中原地区的小村庄,长后外出求学走向城市,但是关于元宵节的记忆却始终停留在那片小小的村中里,而记忆中最浓墨重彩的不是香甜可口的元宵,不是热闹的舞龙舞狮,而是一盏盏闪烁的花灯

记忆中的第一盏花灯,是爷爷亲手糊的。现在看来那其实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花灯,因为那不过是在一个白酒的外包装纸盒上糊上两层红纸,挖几个洞,里面固定半截红蜡烛,再用铁丝拧在一根竹竿上。但是对于那双用来犁地、播种、收割的双手来说,这样的做工已经可以用“精致”来形容了。

正月十五的夜里,笔者便提着这盏灯与小伙伴们聚集,他们的手里也都会有同样的自制花灯,只不过会因使用了不同的纸盒子而形状各异。家一起提着灯在路上笑着闹着,窜街过巷,蜡烛的火光会随着风和脚步摇晃,闪闪烁烁的。

直到蜡烛将要燃尽,玩兴也得到满足之后,聚在一起的花灯便慢慢向各自的家散去。村中的夜里没有太多明亮的灯火,浓稠如水从四面包裹而来,但笔者始终记得仅仅手里的那点烛光,便足以照亮脚下的路,即使独自走在小巷里,也不会感到害怕

03

记不清过了几年后,这种家庭手工工艺的花灯不再流行了,取而代之的是从镇上买来的现代工业花灯。这些花灯有让人眼花缭乱的形状,从各种花卉到十二生肖,从神话人物到地标建筑,甚至还会有当年的“顶流”卡通人物,再涂上五颜六色的色彩,打开开关还会有节奏一致的音乐和灯光。这样精致的花灯,谁拿在手里都会成为人群中最闪耀的星

笔者当然也有一盏,同样来自爷爷。尽管时隔多年,笔者依然记得拿到花灯那瞬间的喜悦,荷花的形状,打开时红色和绿色的灯光交替,在黑暗里真的很像一朵荷花。之后的几年里,每年元宵节爷爷都会从镇上买回一盏花灯,直至笔者外出求学,不在老家村庄里过元宵节了。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唐寅的这首《元宵》中,“灯”与“月”不可分离,就像笔者的元宵节记忆里也无法缺少花灯。

当然,相信每一位读者心中也有关于元宵节的“独家记忆”。在又一年元宵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希望我们都能保有这份回忆,在现实里度过又一个融融喜乐的元宵节!

标签:元宵节 星河长明 花灯 习俗 佳节 赏花灯



IT百科:

怎么装饰三星手机桌面 佳能相机5D3风光参数是多少 婚礼跟拍相机索尼参数怎么设置


网者头条:

电视摄像头怎么突出主体的 紫金韵达快递什么时候停运 钓鱼维生素b有什么用 男士怎么样学会蛙泳不伤腰


王哲博客:aqd.vip域名 seo搜索技术优化的手段

相关文章

农历新年民俗活动的文化价值

农历新年是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其蕴含的丰富民俗活动反映了独特的文化价值。以下是一篇关于农历新年民俗活动文化价值的800字文章:农历新年民俗活动的文化价值农历新年是人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被誉为"春节"。从